第46章 淬火成钢(1/2)
时间仿佛被拉伸,又被压缩。在令人窒息的死寂中,林舒安缓缓抬起了眼睫。
她松开了紧握的掌心,那里留下四道清晰的月牙痕,细微的刺痛感反而让她更加清醒。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用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如同将军在战前巡视自己的阵地。那眼神里,之前的慌乱与冰冷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近乎透明的坚定。
最终,她的目光定格在那个金丝眼镜男人身上,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只有一种冷静的审视。
她微微前倾,靠近话筒,声音透过音响传出,平稳得不可思议,仿佛刚才那场风暴从未发生:
“感谢这位先生……提出的质疑。”
她在“质疑”二字上做了极其微妙的停顿,仿佛在掂量这个词是否准确。
第一步,立根。
“关于《秋山萧寺图》的真伪,”她开口,语气如同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我想,任何负责任的讨论,都应基于确凿的证据和公开透明的信息。”
她的目光掠过台下那些或怀疑或好奇的面孔。
“这幅画作,由林家珍藏已逾百年。五年前,曾特邀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北美东方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大英博物馆远东艺术部前顾问,三位在国际书画鉴定领域享有盛誉、且彼此独立的泰斗级专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联合鉴定。”
她清晰地报出每一个头衔,每一个机构,每一个时间细节,信息具体到不容辩驳。
“最终,三方共同签署了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一致认定其为元代真迹。这份报告,以及所有相关的技术分析数据、高清影像资料,”她稍作停顿,目光转向顾怀笙的方向,仿佛在与他进行无声的确认,然后重新看向提问者,“在顾氏基金会决定合作之前,已作为核心文件,经由顾氏法务部与第三方权威机构双重审核,并永久封存于具备最高安保级别的档案库中。”
她微微昂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想,在没有任何能够推翻这份由三位世界级专家共同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报告的新证据出现之前,任何关于真伪的‘争议’,都只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谈。”
第二步,反击。
她的语气转而带上了一丝凛冽:
“至于您提到的‘匿名专家’……”
她轻轻摇头,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近乎怜悯的锐利。
“在学术与事实面前,匿名,往往意味着无法对言论负责,意味着其观点经不起阳光下的检验。以无法核实来源的‘据说’、‘据信’作为依据,对一件经过严谨考证、并有铁证支撑的艺术品,乃至对其背后承载的文化项目与个人操守,发起如此严重的指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