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1/2)
时光如织,岁月成帛。顾念安(安安)褪去了婴儿的懵懂,开始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而“顾林基金会”也如一棵茁壮的树苗,开始伸展枝桠,迎来属于自己的开花时刻。
安安背着一个印着小恐龙的小书包,穿着合身的幼儿园制服,一手紧紧牵着爸爸,一手牢牢抓着妈妈。他小脸紧绷,既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又对离开父母怀抱充满不安,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蓄着一点点水光,却倔强地没有哭出来。
林舒安蹲下身,仔细地替他整理好衣领,手指拂过他柔软的发梢,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安安长大了,要去认识新朋友,学唱好听的歌了。放学时,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好不好?”
顾怀笙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用大手稳稳地按在儿子小小的肩膀上,传递着无言的力量。他看着儿子强忍泪水的模样,心像是被一只小手轻轻揪着。
“我的小宝贝,终于要离开我的羽翼,迈出独立的第一步了。”欣慰与不舍交织,眼眶微微发热,却努力保持着笑容,不想让儿子感受到她的情绪。
“这小子,有点我当年的样子。”他看着儿子强装坚强的模样,既心疼又骄傲。商业谈判桌上从容不迫的他,此刻竟也有些喉咙发紧。
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向安安伸出手。安安回头看了看爸爸妈妈,得到他们鼓励的眼神后,终于松开了手,小心翼翼地握住了老师的手指,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幼儿园大门。
直到儿子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林舒安一直挺直的脊背才微微放松,轻轻靠向顾怀笙。
顾怀笙揽住她的肩膀,声音低沉:“他会很好的。”
林舒安望着门口,轻声呢喃:“我知道。只是…感觉他突然就长大了。”
一位银发矍铄、气质优雅的法国女士——国际顶级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FICP)的理事,伊莎贝尔·劳伦特夫人到访。她参观了基金会支持的几个项目,尤其是那位苏绣传承人融合现代设计的新作品,以及“薪火相传”计划中一位青年古籍修复师利用显微技术修复宋刻本的过程展示。
“令人惊叹!”劳伦特夫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林女士,你们不仅是在保护遗产,更是在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和时代语言。这与我们FICP的理念不谋而合。”
她正式提出邀请,希望“顾林基金会”作为中方主要合作伙伴,共同筹备明年在巴黎举行的“东方韵律:活着的遗产”大型国际巡展。
心脏因激动而微微加速跳动。“这是一个将我们珍视的文化,推向世界顶级舞台的机会!”她看到了背后巨大的文化意义和影响力,但也瞬间意识到了其中涉及的复杂协调、巨大工作量和对专业度的极致要求。
林舒安保持从容,微笑回应:“劳伦特夫人,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和邀请。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项目,我们深感荣幸。我们需要内部评估一下我们的资源和执行能力,尽快给您正式答复。”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兴趣,也留下了谨慎评估的空间,展现了成熟的运作姿态。
夜已深,林舒安对着电脑上初步拟定的合作方案框架,眉头微蹙。国际项目意味着她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频繁出差成为必然。这意味着,她可能会错过更多陪伴安安成长的关键时刻。
“在想巴黎的事?”顾怀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端着一杯温牛奶放在她手边,目光扫过屏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