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琉璃盏碎惊宴客,巧舌辩转定风波(2/2)
柳如烟咬了咬牙,她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臣女愿意。”
沈清辞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柳小姐在三日内将画送到侯府吧。若是画得好,臣女便不再追究此事;若是画得不好……”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臣女可就要请柳尚书来评评理,看看他教出来的女儿,是不是连一幅画都画不好了。”
柳如烟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说道:“臣女一定尽力!”
长公主见事情解决,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对众人说:“好了,不过是个小插曲,大家不必放在心上。宴席已经备好,各位小姐随我入席吧。”
众人纷纷应和着,跟着长公主走进了正厅。林妙音拉着沈清辞的手,小声说道:“清辞,你可真厉害!刚才我还以为你要大发雷霆呢,没想到你竟然这么轻易就解决了,还让柳如烟吃了个哑巴亏。”
沈清辞眨了眨眼,笑着说:“对付这种人,硬碰硬可不行,得用点巧劲。她不是喜欢找我麻烦吗?我就让她好好‘表现’一下,让大家都看看,她到底有几斤几两。”
宴席上,众人推杯换盏,气氛十分热闹。长公主频频看向沈清辞,眼中满是欣赏。她早就听说永宁侯府的嫡女聪慧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仅容貌出众,气质不凡,应对事情更是沉着冷静,进退有度,实在是难得。
席间,有贵女提议大家各自表演个节目助兴。众人纷纷响应,有的弹曲,有的跳舞,有的吟诗,各展所长。轮到沈清辞时,她笑着站起身,说道:“各位姐妹都多才多艺,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就为大家献上一首曲子吧。”
说着,她走到厅中的古琴旁坐下,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瞬间响起,时而如高山流水,清澈婉转;时而如惊涛骇浪,激昂澎湃。众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琴声中,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一曲终了,全场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反应过来,纷纷鼓掌叫好。长公主更是笑着说道:“沈小姐这琴技,真是出神入化!本宫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动听的曲子。”
沈清辞起身行礼,谦虚地说道:“长公主过奖了,臣女只是略懂皮毛而已。”
柳如烟坐在角落里,看着沈清辞被众人追捧,心里嫉妒得发狂,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经过今天的事情,沈清辞在京中贵女圈里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而自己,却成了众人的笑柄。
宴席结束后,沈清辞正准备离开,长公主却叫住了她。“沈小姐,你留一下,本宫有话要跟你说。”
沈清辞心中一动,跟着长公主来到了偏厅。长公主示意侍从都退下,然后笑着对沈清辞说:“沈小姐,今日之事,你处理得很好。本宫很欣赏你。”
沈清辞连忙说道:“长公主谬赞,臣女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你不必过谦。本宫知道,柳如烟向来对你心存不满,今日之事,她定然是故意的。你能不卑不亢,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给了她一个台阶下,这份气度和智慧,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她顿了顿,又说道:“本宫听说,你尚未定下亲事?”
沈清辞心中一惊,不明白长公主为何突然提起此事,但还是如实回答:“回长公主,臣女确实尚未定下亲事。”
长公主笑着说:“本宫有个侄子,名叫萧景渊,是当今圣上的亲弟弟,封号靖王。他今年二十岁,文武双全,相貌堂堂,至今也未娶妻。本宫看你与他倒是十分般配,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清辞彻底愣住了。靖王萧景渊,她自然是听说过的。传闻他不仅英俊潇洒,而且才华横溢,深受圣上的宠爱,是京中无数贵女心中的如意郎君。只是她从未想过,长公主竟然会想把自己介绍给靖王。
她定了定神,恭敬地说道:“长公主,此事事关重大,臣女不敢擅自做主,还需禀报父母,听从他们的安排。”
长公主笑着说:“这是自然。本宫只是觉得你们二人十分般配,才跟你提一句。你回去之后,可以跟你父母商量一下。若是你们双方都有意,本宫便从中撮合,成就一段美事。”
沈清辞点了点头,说道:“多谢长公主厚爱,臣女回去之后,定会将此事告知父母。”
从长公主府出来,沈清辞的心情还有些复杂。她没想到,一场赏花宴,竟然会发生这么多事情。不仅解决了柳如烟的刁难,还得到了长公主的赏识,甚至有可能与靖王定下亲事。
挽月看着沈清辞若有所思的样子,笑着说道:“小姐,您今天可真是出尽了风头!长公主都对你赞不绝口呢,还有那个靖王,听说可厉害了,要是您能嫁给靖王,那可就太好了!”
沈清辞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婚姻大事,可不是儿戏。再说了,我对靖王一无所知,怎么能轻易下决定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沈清辞的心里,还是泛起了一丝涟漪。她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若是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安稳地度过一生,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道,那个传闻中的靖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回到侯府后,沈清辞将今天在长公主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永宁侯和侯夫人听完,都十分惊讶。侯夫人拉着沈清辞的手,激动地说:“清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靖王殿下可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弟弟,身份尊贵,相貌才华更是没话说。若是你能嫁给她,那可是咱们侯府的福气!”
永宁侯也点了点头,说道:“长公主亲自开口,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不过,婚姻大事,终究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思。你若是对靖王有意,为父便去跟长公主回话;你若是不愿意,为父也绝不勉强你。”
沈清辞看着父母期盼的眼神,心里有些犹豫。她想了想,说道:“父亲,母亲,我对靖王殿下了解不多,也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不如,先让我见见他,了解一下他的为人,再做决定,好吗?”
永宁侯和侯夫人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侯夫人笑着说:“好,就听你的。我这就去跟长公主说一声,让她安排你们见个面。”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一边等着与靖王见面的消息,一边留意着柳如烟的动静。三天后,柳如烟果然将画送到了侯府。沈清辞打开画卷一看,忍不住笑了出来。只见画上画着一盏歪歪扭扭的琉璃盏,旁边还画了一轮像烧饼一样的月亮,颜色搭配更是俗不可耐,哪里有半分流霞盏的神韵?
挽月也凑过来看了看,忍不住说道:“小姐,这柳如烟画的是什么啊?也太难看了吧!简直是丢死人了!”
沈清辞笑着说:“看来,柳小姐确实没什么天赋。既然她这么‘尽力’了,那我也不能言而无信。挽月,你把这幅画送到兵部尚书府去,就跟柳尚书说,柳小姐的画,我很‘喜欢’,让他好好‘欣赏’一下。”
挽月笑着应了一声,拿着画就去了兵部尚书府。柳尚书看到女儿画的画,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场就把柳如烟叫过来训了一顿。柳如烟又羞又愧,却又不敢反驳,只能暗自后悔,不该去招惹沈清辞。
几天后,长公主派人来通知沈清辞,说已经安排好了她与靖王的见面,时间就定在第二天的皇家别院。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