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118章 锦盒藏锋惊夜宴,妙语拆局戏权臣

第118章 锦盒藏锋惊夜宴,妙语拆局戏权臣(2/2)

目录

太后看了沈清沅一眼,眼里闪过一丝赞赏:“沈小姐说得有道理,凡事都要讲证据。李尚书,你若是没有证据,就不要再妄加揣测了。”

李嵩咬了咬牙,不甘心地坐回座位。周砚感激地看了沈清沅一眼,沈清沅却只是微微点头,继续喝着手里的茶。

宴会继续进行,可气氛却不如刚才那般轻松。沈清沅注意到,李嵩时不时地看向周砚,眼里满是怨毒。她知道,李嵩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肯定还会有后招。

果然,过了一会儿,李嵩又开口了:“太后,臣近日得到一份奏折,上面说江南盐商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挪用盐税,中饱私囊。周大人在江南查了半年,却对此事一无所知,臣怀疑,周大人是不是也参与其中了?”

周砚猛地站起身:“李嵩!你不要太过分!我在江南查案,处处受阻,那些地方官员要么推诿扯皮,要么闭口不谈,我怎么查?再说了,我已经将查到的线索上报给陛下了,你凭什么说我参与其中?”

“上报给陛下了?”李嵩冷笑一声,“可陛下至今没有收到你的奏折,你该不会是根本就没有上报,而是想隐瞒此事吧?”

周砚气得浑身发抖,他明明半个月前就将奏折送出去了,怎么会没到陛下手里?他刚要辩解,沈清沅却再次开口:“李尚书,您说周大人没有上报奏折,可有证据?陛下日理万机,或许还没来得及处理周大人的奏折呢?”

“证据?”李嵩愣了愣,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这就是证据!这是臣从吏部侍郎那里得到的,上面说周大人的奏折根本就没有送到陛下手里,而是被他私自扣下了!”

沈清沅看了眼那份奏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尚书,您这份奏折是从吏部侍郎那里得到的,可您有没有想过,吏部侍郎为什么要把这份奏折给您?他是不是想借您的手,陷害周大人?”

李嵩脸色一变:“你……你胡说八道!吏部侍郎是忠臣,怎么会陷害周大人?”

“忠臣?”沈清沅轻笑一声,“李尚书,您可别忘了,去年吏部侍郎的儿子在江南做盐商,因为偷税漏税被周大人查处,他一直怀恨在心。现在周大人查到了江南盐税亏空的真相,他怕周大人会牵连到他,所以才故意扣下奏折,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你,让你去陷害周大人。您要是信了他的话,可就中了他的计了。”

李嵩被沈清沅说得哑口无言,他仔细一想,觉得沈清沅说得有道理。吏部侍郎确实因为儿子的事跟周砚有过节,他说不定真的是想借自己的手陷害周砚。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太后看了沈清沅一眼,眼里的赞赏更浓了:“沈小姐心思缜密,分析得很有道理。李尚书,你以后做事要谨慎些,不要轻易被人利用。”

李嵩连忙起身行礼:“臣遵旨。”

周砚感激地看着沈清沅,沈清沅却只是微微点头,继续喝着手里的茶。她知道,今日之事还没有结束,李嵩虽然暂时被打压下去了,但他肯定还会找机会报复。

宴会接近尾声,太后让人端上了新烤的点心。沈清沅拿起一块梅花糕,刚要咬,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回头,看见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在地上大声道:“太后!不好了!陛下收到一份密折,上面说江南盐税亏空的事牵扯到了很多官员,其中还有……还有几位国公爷!”

殿内瞬间一片哗然,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太后也皱起了眉头:“密折呢?呈上来!”

小太监连忙将密折递上去,太后看了几眼,脸色越来越沉。她将密折扔在桌上,冷声道:“好啊!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挪用盐税,勾结官员,简直是无法无天!”

李嵩趁机开口:“太后,此事事关重大,必须严惩不贷!周大人在江南查案不力,导致事态扩大,臣建议,将周大人革职查办,另派官员去江南查案!”

周砚急得满头大汗:“太后,臣冤枉啊!臣在江南查案,处处受阻,那些官员根本不配合,臣也是无能为力啊!”

“无能为力?”李嵩冷笑一声,“周大人,你身为盐铁转运使,拿着朝廷的俸禄,却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有脸说冤枉?”

沈清沅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思索。她知道,这份密折肯定是有人故意送上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水搅浑,让所有人都陷入恐慌。而李嵩,就是想趁机除掉周砚,掌控江南的盐铁事务。

就在这时,沈清沅突然开口:“太后,臣女有一事不明,想向您请教。”

太后看向沈清沅,点了点头:“沈小姐请讲。”

“太后,”沈清沅从容不迫地说道,“这份密折上说江南盐税亏空牵扯到了很多官员,其中还有几位国公爷。可臣女想问,这些官员和国公爷,为什么要挪用盐税?他们挪用的盐税,又用在了哪里?如果只是为了中饱私囊,他们根本不需要挪用这么多,毕竟盐税是朝廷的重要财源,一旦亏空,很容易被发现。所以臣女怀疑,这件事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阴谋。”

太后眼前一亮:“沈小姐说得有道理,哀家怎么没想到这一点?你继续说。”

“是,太后。”沈清沅继续说道,“臣女觉得,这件事可能跟北边的匈奴有关。最近匈奴频频骚扰边境,朝廷需要大量的军饷来安抚边疆。而盐税是朝廷的重要财源,如果盐税亏空,朝廷就没有足够的军饷来支持边疆的战事。那些官员和国公爷,很可能是被匈奴收买了,故意挪用盐税,想让朝廷陷入财政危机,无法应对匈奴的入侵。”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会跟匈奴有关。李嵩更是脸色惨白,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贪墨案,没想到背后竟然牵扯到了匈奴。他张了张嘴,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太后皱起了眉头:“沈小姐,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太后,”沈清沅说道,“臣女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臣女可以给您提供一些线索。去年冬天,有一批匈奴的使者来到京城,他们在京城逗留了一个多月,期间跟很多官员都有过接触,其中就包括几位国公爷。还有,上个月江南有一批盐商,偷偷将大量的盐运往北边,说是要卖给边境的牧民,可实际上,那些盐很可能是被运往了匈奴的军营。”

太后听了,脸色越来越沉:“好啊!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勾结匈奴,背叛朝廷!传哀家的旨意,立刻派人去查去年冬天匈奴使者在京城的行踪,还有上个月江南盐商运盐的情况!另外,将那份密折呈给陛下,让陛下定夺!”

“是!”小太监连忙领旨退下。

李嵩瘫坐在座位上,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栽了。他原本想陷害周砚,却没想到反而把自己牵扯进了这么大的案子里。如果真的查出他跟匈奴有勾结,那他不仅会身败名裂,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周砚感激地看着沈清沅,他知道,是沈清沅救了他一命。如果不是沈清沅及时开口,他很可能已经被李嵩革职查办了。

沈清沅却只是微微点头,她知道,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匈奴勾结官员,挪用盐税,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她必须尽快找到证据,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才能保住朝廷的安危。

宴会结束后,沈清沅跟着柳氏走出宫门。刚坐上马车,柳氏就忍不住问道:“沅儿,你刚才在殿上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这件事真的跟匈奴有关?”

沈清沅点了点头:“娘,我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那些线索都是我之前无意中发现的。去年冬天匈奴使者来京城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他们表面上是来求和的,可实际上却一直在暗中接触官员。还有上个月江南盐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