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金桂弄影戏权臣,玉盏藏锋破迷局(1/2)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暮秋的风带着金桂的甜香,卷着细碎的花瓣掠过永宁侯府的抄手游廊,落在沈清辞摊开的宣纸上,晕开一小片浅黄的印痕。她指尖捏着狼毫笔,目光却落在窗外那株逾丈高的金桂树上,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这树是她三年前亲手栽种的,如今枝繁叶茂,恰如她在这大靖朝的根基,早已不是初来乍到时那个只能在深宅后院步步为营的小丫头了。
“小姐,吏部尚书府的帖子送到了。”青黛捧着个描金漆盒走进来,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警惕,“说是三日后尚书夫人做东,在城外栖霞山的栖霞阁设宴,邀了京中几位命妇同游,特意点明请您务必赏光。”
沈清辞抬眸,接过漆盒打开,里面放着一张洒金粉笺,字迹娟秀却透着几分刻意的华贵,落款是“吏部尚书周宗彦夫人苏氏”。她指尖摩挲着笺纸上凸起的缠枝莲纹,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周尚书近来倒是越发‘亲民’了,连家眷间的应酬都这般上心。”
青黛撇了撇嘴,将窗棂推开些,让桂香更浓些:“谁不知道周大人是太子殿下跟前的红人,前几日朝堂上还力主给太子加派护卫,明摆着是想趁机扩张东宫势力。他夫人突然设宴,怕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着赏花的由头,探探咱们侯府的口风吧?”
“探口风是假,拉拢才是真。”沈清辞将粉笺丢回漆盒,拿起笔在宣纸上随意勾勒出一朵桂花,笔触灵动,栩栩如生,“太子与二皇子的储位之争愈演愈烈,周宗彦这是想把咱们侯府也拖进这浑水里。可惜啊,他打错了算盘——我沈清辞的立场,从来不是谁能轻易拉拢的。”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云岫清脆的嗓音:“小姐,世子爷回来了!说是从边关带了好东西给您!”
话音未落,萧景渊便掀帘而入,一身墨色锦袍上还沾着些许风尘,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他手中提着个精致的木匣,走到沈清辞身边,将木匣往桌上一放,语气带着几分得意:“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沈清辞放下笔,挑眉打量着他:“看你这模样,莫不是从边关猎到了什么珍稀皮毛?还是淘到了前朝的古物?”
萧景渊笑着摇头,打开木匣——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绒布,放着一对晶莹剔透的玉盏,盏身上雕刻着细密的云纹,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西域进贡的暖玉盏,倒入热水后盏身会散发出淡淡的暖香,能凝神静气。我听军需官说这玉盏还有个妙处,若是酒水中掺了东西,玉色会微微发暗,倒是件实用的宝贝。”
沈清辞拿起一只玉盏,指尖触及冰凉的玉壁,随即感受到一丝暖意缓缓传来,鼻尖萦绕着若有似无的清香。她眼底一亮:“倒是件巧物,多谢你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萧景渊看着她眼底的笑意,心情也跟着明朗起来,“对了,方才进门时听闻你收到了周尚书府的帖子?”
“嗯,三日后栖霞山的赏花宴。”沈清辞将玉盏放回木匣,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周夫人特意点名要我去,想来是替周尚书当说客的。”
萧景渊脸色微沉:“周宗彦此人野心勃勃,一直依附太子,这次设宴怕是没安好心。你若不想去,便推了便是,不必勉强。”
“去,为何不去?”沈清辞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送上门的‘好戏’,若是错过了岂不可惜。况且,我也想看看,周尚书到底想打什么主意。”
萧景渊知道她素来有主见,便不再劝阻,只是叮嘱道:“那你务必小心,带些得力的人手在身边。若是有什么变故,立刻发信号,我会在栖霞山附近安排人手接应。”
沈清辞点头应下,心中已有了盘算。三日后的赏花宴,怕是一场不简单的“鸿门宴”,她倒要看看,周宗彦究竟想借着这场宴会,布下怎样的棋局。
三日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沈清辞一身月白色绣暗纹的褙子,搭配一条水绿色的百褶裙,头戴一支碧玉簪,看起来清雅脱俗,却又不失侯府千金的气度。她带着青黛和几名身手矫健的护卫,乘坐马车前往栖霞山。
栖霞阁坐落在栖霞山的半山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马车刚到阁外,便见周夫人苏氏带着几名侍女在门口等候。苏氏穿着一身正红色的锦缎褙子,头戴金钗,妆容精致,见沈清辞下车,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沈小姐可算来了,快里面请,各位夫人都等着呢。”
沈清辞含笑颔首,跟着苏氏走进栖霞阁。阁内早已布置妥当,正厅中央摆着一张圆桌,周围坐着几位衣着华贵的命妇,见沈清辞进来,纷纷起身见礼。沈清辞一一回礼,目光快速扫过在场的众人——有兵部侍郎的夫人,有户部尚书的妾室,还有几位勋贵世家的夫人,皆是京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只是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太子或周宗彦有些牵扯。
“沈小姐快坐,这栖霞山的桂花正是盛放的时候,特意让人摘了些新鲜的桂花,泡了桂花茶,您尝尝。”苏氏热情地拉着沈清辞在主位旁的座位上坐下,亲自给她倒了一杯桂花茶。
沈清辞端起茶杯,鼻尖萦绕着桂花的甜香,却没有立刻饮用,只是浅笑道:“多谢周夫人费心,这桂花茶闻着便让人心情舒畅。”
苏氏笑着摆手:“不过是些小事罢了。今日邀各位姐妹前来,一是想趁着这好时节赏赏桂花,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大家聚聚,联络联络感情。”
说着,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说起来,沈小姐可是咱们京中有名的才女,不仅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听说在经商之道上也颇有见树,真是令人佩服。”
其他几位命妇也纷纷附和,夸赞沈清辞的才情与能力。沈清辞只是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各位夫人过奖了,不过是些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苏氏见她不上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又道:“沈小姐太过谦虚了。如今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太子殿下仁厚贤明,乃是民心所向。永宁侯府世代忠良,若是能与太子殿下携手,定能为大靖朝的安定贡献更多力量。”
终于切入正题了。沈清辞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周夫人所言极是。太子殿下的确仁厚,只是我一个深闺女子,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也不敢妄议。永宁侯府一向谨遵祖训,忠心报国,无论将来是谁继承大统,侯府都会恪守本分,尽忠职守。”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得罪太子,也没有表明立场,让苏氏一时语塞。坐在一旁的兵部侍郎夫人见状,连忙打圆场:“哎呀,今日是赏花宴,咱们不谈这些朝堂上的烦心事。听说沈小姐棋艺高超,不如咱们来下一盘棋助兴如何?”
沈清辞正想答应,却见一名侍女端着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放着几杯酒。苏氏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对对对,赏花怎能无酒?这是我特意让人酿的桂花酒,口感醇厚,各位姐妹都尝尝。”
侍女将酒杯一一送到众人面前,最后一杯送到沈清辞面前。沈清辞看着杯中琥珀色的酒液,鼻尖萦绕着桂花的香气,心中却警铃大作——萧景渊送她的暖玉盏能验毒,可此时她手边没有玉盏,若是这酒中真有问题,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青黛突然上前一步,对着沈清辞福了福身:“小姐,您近日有些风寒,大夫叮嘱过不可饮酒,不如让奴婢替您挡了这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