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四章 醉里挑灯怼御史,堂前掷盏惊群臣(1/2)
暮春的风带着几分醉人的暖意,卷着国子监墙外老槐树的落蕊,飘进临街的“醉春风”酒肆二楼雅间时,沈清辞正用银箸挑起一块冰镇杏仁酪,慢悠悠送入口中。
“我说清辞妹妹,你这日子过得也太惬意了!”对面坐着的楚昭月托着腮,指尖绕着腰间的玉佩穗子,“咱们京中贵女谁不是忙着参加花宴、比拼女红,就你倒好,三天两头往这酒肆跑,还美其名曰‘品鉴新酿,寻找诗兴’——我看你是单纯想躲着那些烦人的应酬吧?”
沈清辞咽下口中的清甜,抬眼时眼底带着几分狡黠的笑意:“应酬多无趣,哪比得上这醉春风的桃花酿配杏仁酪?再说了,我这可不是单纯躲懒,而是在‘观察民情’。你瞧楼下那说书先生,今日讲的可是‘御史大人三弹贪腐官’的戏码,比府里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有意思多了。”
她话音刚落,楼下就传来一阵哄堂叫好,夹杂着说书先生铿锵有力的声音:“要说这御史台的李御史,那可真是铁面无私!昨日在朝堂之上,硬是顶着户部尚书的压力,把江南漕运的贪墨案给捅了出来,当场就吓得那户部侍郎面如金纸,连呼‘冤枉’呢!”
楚昭月听得眼睛一亮,凑到窗边往下望:“这李御史我倒是听过,听说为人刚正不阿,就是性子太直,得罪了不少权贵。不过他这胆子也太大了,户部尚书可是皇后的亲舅舅,他就不怕被穿小鞋?”
“怕就不是李御史了。”沈清辞端起面前的桃花酿,浅酌一口,酒液清甜,带着淡淡的花香,“不过话说回来,这江南漕运的案子,我倒是略有耳闻。去年我父亲去江南巡查时,就曾提过漕运账目混乱,只是当时证据不足,没能深究。如今李御史敢在朝堂上发难,想来是掌握了不少实据。”
正说着,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贴身丫鬟云溪端着一碟刚出炉的桂花糕走进来,低声道:“小姐,方才楼下有人打听您的行踪,看穿着像是御史台的人,要不要……”
“御史台的人?”沈清辞挑眉,放下酒杯,“我与御史台素无往来,他们打听我做什么?”
楚昭月也有些诧异:“难道是李御史查案查到你头上了?可你一个侯府千金,怎么会和漕运贪墨案扯上关系?”
沈清辞略一思索,忽然想起去年父亲回京时,曾带回一箱江南的特产,其中有几盒上好的宣纸,说是漕运总督所赠。当时她只当是寻常的人情往来,并未在意,如今想来,那漕运总督怕是早就心怀鬼胎,想用这点小恩小惠拉拢父亲。
“怕是被人牵连了。”沈清辞淡淡道,“去年我父亲巡查江南时,漕运总督曾送过些礼物,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但如今想来,怕是早有预谋。李御史查案细致,想来是查到了这层关系,故而派人来打听。”
楚昭月一听就急了:“那可怎么办?要是被人误会你父亲和贪墨案有关,那侯府的名声岂不是要受影响?”
“急什么?”沈清辞拿起一块桂花糕,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父亲行事光明磊落,从未与那些贪腐官员同流合污。不过既然李御史查到了头上,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总得想个办法澄清才是。”
她放下桂花糕,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不如这样,咱们主动去会会这位李御史,当面把事情说清楚。顺便也看看,这位铁面无私的御史大人,是不是真如传闻中那般油盐不进。”
楚昭月有些犹豫:“可李御史性子耿直,听说最不喜欢和权贵子弟打交道,咱们贸然上门,会不会被他赶出来?”
“赶出来才好呢。”沈清辞笑了笑,“若是他真把咱们赶出来,反倒说明他确实公正无私,不徇私情。若是他肯听咱们解释,那再好不过。走,咱们现在就去御史台!”
说罢,沈清辞拉起楚昭月,快步下楼,坐上早已备好的马车,直奔御史台而去。
御史台位于京城的东南角,是一座不算起眼的院落,门口没有重兵把守,只有两个老卒在守门,看起来十分简朴。
沈清辞和楚昭月下了马车,刚走到门口,就被其中一个老卒拦住了:“两位姑娘,这里是御史台,不是寻常百姓能进的地方,还请回吧。”
沈清辞拿出自己的令牌,递到老卒面前:“烦请通禀李御史,镇国侯府嫡女沈清辞,有事求见。”
老卒看了看令牌,又看了看沈清辞和楚昭月,脸上露出几分为难的神色:“李御史正在处理公务,吩咐过不见外客,还请沈小姐见谅。”
“公务?”沈清辞挑眉,“是处理江南漕运的案子吗?我今日前来,正是为了此事。烦请老伯再通禀一声,就说我有关于漕运案的重要线索要告知李御史,耽误不了他太多时间。”
老卒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不敢得罪侯府千金,点了点头:“那好吧,沈小姐稍等,我这就去通禀。”
说完,老卒转身走进了院落。没过多久,他就快步走了出来,对着沈清辞道:“沈小姐,李御史请您进去,楚小姐还请在门外等候。”
楚昭月有些不放心:“清辞,我跟你一起进去吧,也好有个照应。”
“不用了,”沈清辞拍了拍她的手,“你在外面等我就好,我很快就出来。”
说罢,沈清辞跟着老卒走进了御史台。院落不大,种着几棵松柏,显得十分肃穆。穿过前院,来到一间简陋的书房门口,老卒低声道:“沈小姐,李御史就在里面。”
沈清辞点了点头,轻轻推开了书房的门。
书房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清正廉明”的字画。书桌后坐着一位中年男子,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御史台御史李默。
李默抬起头,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开门见山:“沈小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若是为了江南漕运案说情,那就请回吧,李某不吃这一套。”
沈清辞心中暗笑,果然是个耿直性子。她走上前,微微颔首:“李御史误会了,我今日前来,并非为了说情,而是为了澄清一件事。去年我父亲巡查江南时,漕运总督曾赠送过几盒宣纸,我父亲当时并未多想,便收下了。如今想来,那漕运总督怕是别有用心,想用这点小恩小惠拉拢我父亲。我父亲一生清廉,从未与贪腐官员同流合污,还请李御史明察。”
李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沈清辞会如此直接。他盯着沈清辞看了片刻,见她神色坦然,不似作伪,便点了点头:“此事我已经查到了。镇国侯大人的为人,李某还是信得过的。不过,漕运总督赠送宣纸一事,虽然数额不大,但也算是人情往来,日后还需多加留意。”
“多谢李御史理解。”沈清辞笑了笑,“我今日前来,除了澄清此事,还有一件事想请教李御史。不知李御史查到的漕运贪墨案,如今进展如何?那漕运总督是否已经认罪?”
李默叹了口气:“漕运总督狡猾得很,拒不认罪,还拿出了不少假证据,试图混淆视听。而且户部尚书从中作梗,处处刁难,此案想要顺利审结,怕是没那么容易。”
沈清辞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怒意:“户部尚书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国分忧,反而包庇贪腐官员,实在可恶!李御史,您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帮您收集证据,让那些贪腐官员受到应有的惩罚。”
李默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沈清辞:“沈小姐一介女流,如何帮我收集证据?此事凶险,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李御史可别小看我。”沈清辞笑了笑,“我虽然是女子,但也懂得是非曲直。再说了,我父亲身为镇国侯,手握兵权,那些贪腐官员就算想动我,也得掂量掂量。您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一定会小心谨慎。”
李默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他点了点头:“既然沈小姐执意要帮忙,那李某就多谢了。不过,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遇到什么危险,立刻派人告知我。”
“多谢李御史关心。”沈清辞微微颔首,“那我就不打扰李御史处理公务了,告辞。”
说完,沈清辞转身离开了书房。
走出御史台,楚昭月立刻迎了上来:“清辞,怎么样?李御史相信你了吗?”
“当然相信了。”沈清辞笑了笑,“不过,这漕运案比我想象中还要复杂,户部尚书从中作梗,想要顺利审结,怕是没那么容易。”
楚昭月皱了皱眉:“那可怎么办?户部尚书权势滔天,咱们就算想帮忙,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啊。”
“放心,我自有办法。”沈清辞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咱们现在就去一个地方,保证能找到对付户部尚书的证据。”
楚昭月好奇地问:“什么地方?”
“天机不可泄露。”沈清辞笑了笑,拉起楚昭月的手,“走,咱们现在就出发!”
两人坐上马车,一路向西,来到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琉璃街。琉璃街上店铺林立,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楚昭月有些疑惑:“清辞,咱们来这里做什么?难道这里有证据?”
“当然有。”沈清辞笑了笑,“你忘了,户部尚书的儿子赵公子,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子弟,整日流连于花街柳巷,挥霍无度。他父亲贪污的那些钱财,想必有不少都被他挥霍掉了。咱们只要找到他挥霍无度的证据,就能顺藤摸瓜,查到户部尚书贪污的罪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