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227章 ~ 琉璃盏碎惊鸿影,玉算盘响定风波

第227章 ~ 琉璃盏碎惊鸿影,玉算盘响定风波(2/2)

目录

萧灵月拉着沈清辞的手,亲昵地说道:“沈小姐,你太谦虚了。我还听说,昨日你在侯府门口,几句话就收拾了那个嚣张跋扈的李墨涵,真是大快人心!我最看不惯那种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目中无人、贬低女子的人了。”

她顿了顿,又说道:“沈小姐,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好好聊聊,向你请教一些经商理财的学问。你不知道,我母后总是说我女孩子家,应该专心学习琴棋书画,将来找个好人家嫁了就行,可我偏偏对经商理财感兴趣。”

沈清辞看着萧灵月眼中的渴望,笑着说道:“三公主若是不嫌弃,臣女愿意和你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其实,经商理财和琴棋书画一样,都是一门学问,只要用心去学,就能有所收获。而且,女子也不一定只能相夫教子,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萧灵月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惊喜:“真的吗?那太好了!沈小姐,你真是我的知己!以后我一定要多向你请教。”

萧景琰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样子,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灵月性子活泼,对琴棋书画不感兴趣,一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今遇到沈清辞,想必能学到不少东西。

三人在凉亭下聊了许久,从经商理财聊到诗词歌赋,从民生疾苦聊到朝堂大事。沈清辞的见解独到,谈吐不凡,让萧景琰和萧灵月都十分佩服。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时分。太监前来禀报,说御膳房已经备好了午膳,请太子殿下和三公主、沈小姐前往偏殿用餐。

三人起身,前往偏殿。午膳十分丰盛,摆满了整整一桌子的菜肴,有烤乳猪、清蒸鱼、红烧熊掌、燕窝粥等,皆是宫廷名菜。

萧景琰热情地招呼着沈清辞:“沈小姐,尝尝这道红烧熊掌,味道十分鲜美。”

沈清辞夹了一小块熊掌,放进嘴里,口感软糯,味道醇厚,果然名不虚传。她笑着说道:“多谢太子殿下。这道红烧熊掌确实美味,臣女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菜肴。”

萧灵月也说道:“这红烧熊掌可是御膳房的招牌菜,平日里父皇都舍不得多吃呢。今日皇兄特意为沈小姐准备的,沈小姐可要多吃一些。”

沈清辞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多谢太子殿下厚爱,臣女不胜感激。”

午膳过后,萧灵月拉着沈清辞,非要让她陪自己去御花园的湖边散步。萧景琰无奈,只好笑着应允。

两人沿着湖边的小路慢慢走着,湖边的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花草树木,景色十分优美。

萧灵月看着沈清辞,轻声说道:“沈小姐,我知道,皇兄对你十分欣赏。其实,我觉得你和皇兄真的很般配。皇兄他英明神武,心怀天下,而你聪慧过人,心怀百姓,你们若是能在一起,一定会是一段佳话。”

沈清辞脸颊一红,连忙说道:“三公主,你说笑了。太子殿下是九五之尊,臣女只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小姐,怎么敢有如此非分之想?”

萧灵月笑着说道:“沈小姐,你就别谦虚了。我看得出来,皇兄对你有意思。而且,以你的才华和品行,完全配得上皇兄。我真心希望你能成为我的皇嫂,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你也能多教我一些东西了。”

沈清辞心中有些慌乱,她转移话题道:“三公主,我们还是聊聊经商理财的事情吧。你之前说对玲珑阁的经营模式很感兴趣,我可以详细地给你讲讲。”

萧灵月见沈清辞不愿提及此事,只好作罢,笑着说道:“好啊好啊,那你快给我讲讲。”

沈清辞详细地向萧灵月介绍了玲珑阁的经营模式,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萧灵月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沈清辞都一一耐心解答。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清辞知道,自己该告辞了。她对着萧灵月说道:“三公主,天色不早了,臣女该回府了。改日有机会,臣女再陪你聊天。”

萧灵月有些不舍:“这么快就要走了?好吧,那我送你出宫。”

两人一起走出御花园,萧景琰早已在宫门口等候。他看着沈清辞,笑着说道:“沈小姐,今日多谢你赏光。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你一起探讨学问,共商国是。”

沈清辞屈膝行礼:“多谢太子殿下的盛情款待。臣女也十分荣幸能和太子殿下、三公主一起交流。若是太子殿下有任何需要臣女帮忙的地方,臣女定当万死不辞。”

萧景琰点了点头:“好。沈小姐,一路保重。”

沈清辞再次行礼,然后坐上侯府的马车,离开了皇宫。

坐在马车上,沈清辞回想着今日在皇宫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太子殿下的赏识,三公主的热情,都让她感受到了温暖。但她也知道,自己和太子殿下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帝,他的婚姻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能由着自己的心意。而她,只想在这个世界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马车很快就回到了永宁侯府。沈清辞下车后,径直回到了西跨院。绿萼早已等候在门口,看到沈清辞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小姐,您回来了!今日在皇宫过得怎么样?太子殿下和三公主待您还好吗?”

沈清辞笑着说道:“很好啊。太子殿下和三公主都十分热情,还特意为我准备了丰盛的午膳。对了,绿萼,明日新式水车就要在京郊的农田里进行试验了,你替我准备一下,明日我要亲自去看看。”

绿萼连忙应道:“好嘞,小姐。我这就去准备。”

沈清辞点了点头,走进房间。她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容。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次日一早,沈清辞换上一身轻便的男装,带着绿萼和几个家丁,前往京郊的农田。

京郊的农田里,早已围了许多百姓。大家听说今日要试验新式水车,都十分好奇,纷纷前来围观。

沈清辞一行人赶到时,太子萧景琰也已经到了。他看到沈清辞,笑着说道:“沈小姐,你来了。”

沈清辞走上前,拱手行礼:“太子殿下。”

萧景琰点了点头:“今日的试验,就拜托沈小姐了。”

沈清辞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放心,臣女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她走到水车旁,仔细检查了一下水车的各个部件,确认无误后,对身边的家丁说道:“可以开始了。”

家丁们立刻动手,将水车放入水中,然后转动水车的转轴。随着转轴的转动,水车的叶片开始转动,将水从低处提了上来,通过水渠,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田里。

周围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我的天!这水车也太神奇了吧!居然能把水从这么低的地方提上来!”

“是啊是啊!以前我们种田,都是靠天吃饭,遇到干旱的年份,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枯死。有了这新式水车,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

“沈小姐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能发明出这么好用的东西!”

萧景琰看着源源不断的水流涌入农田,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沈小姐,这新式水车果然名不虚传!效率比我想象的还要高!”

沈清辞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顿了顿,又说道:“太子殿下,这新式水车不仅提水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也不高。只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定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萧景琰点了点头:“说得好!沈小姐,我今日就奏请父皇,下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新式水车。同时,我还会让工部组织工匠,大规模生产新式水车,确保每个州县都能用上。”

沈清辞心中一喜:“多谢太子殿下!若是如此,百姓们定能受益无穷。”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萧景琰的话,都纷纷跪地行礼,高呼:“太子殿下万岁!沈小姐千岁!”

沈清辞连忙上前,扶起一位年迈的老者:“老人家,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者激动地说道:“沈小姐,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啊!有了这新式水车,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怕干旱了,日子也能越过越好了!”

沈清辞看着老者眼中的泪水,心中十分感动。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试验结束后,萧景琰带着沈清辞,在京郊的农田里巡视了一圈。看到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萧景琰心中十分欣慰。他转头对沈清辞说道:“沈小姐,你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实事,父皇一定会重重奖赏你的。”

沈清辞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臣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不求奖赏。只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臣女就心满意足了。”

萧景琰看着沈清辞,眼中带着几分敬佩:“沈小姐高风亮节,真是令人钦佩。不过,该有的奖赏还是不能少的。我会奏请父皇,封你为‘惠民县主’,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同时,我还会下旨,允许玲珑阁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号,免交三年赋税。”

沈清辞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多谢太子殿下厚爱,臣女不胜感激。”

两人聊着天,慢慢往回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沈清辞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还会做更多的事情,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改变。

回到侯府后,沈清辞立刻召集了玲珑阁的掌柜和工匠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她向大家宣布了太子殿下的决定,告诉大家玲珑阁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号,免交三年赋税。

众人听了,都十分激动。

“太好了!小姐!有了太子殿下的支持,我们玲珑阁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是啊是啊!全国开设分号,免交三年赋税,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小姐的期望,把玲珑阁的生意做得更大更强!”

沈清辞笑着说道:“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玲珑阁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号。接下来,我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全国各个州县选址、装修、招聘员工。同时,我还会研发更多新奇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她顿了顿,又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开设分号虽然是好事,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如何管理好各地的分号,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思考,认真应对。”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结束后,沈清辞回到房间,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她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带领玲珑阁走向新的辉煌。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清辞变得更加忙碌。她一边忙着玲珑阁全国分号的筹备工作,一边还要关注新式水车的推广情况。她经常亲自前往各个州县,考察市场,选址开店,指导当地的工匠生产新式水车。

在她的努力下,玲珑阁的分号很快就在全国各个州县陆续开业了。每一家分号都生意火爆,顾客盈门。玲珑阁的产品不仅款式新颖,质量上乘,而且价格合理,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同时,新式水车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农田用上了新式水车,粮食产量大大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沈清辞和太子殿下的感激之情也越来越深。

沈清辞的名字,渐渐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都称赞她是一位聪慧过人、心怀百姓的奇女子。许多世家子弟都对她心生爱慕,纷纷上门提亲,但都被沈清辞婉言拒绝了。

她知道,自己的缘分还未到。她不想因为家族利益或者其他原因,勉强自己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遇到那个真正懂她、爱她、支持她的人。

这一日,沈清辞正在玲珑阁的众号里,和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