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无限江湖我独行 > 第475章 这口锅老子让你们自己端

第475章 这口锅老子让你们自己端(1/2)

目录

清晨的风还带着夜露的湿气,归心堂前却已站满了人。

七口铜锅一字排开,沉甸甸地蹲在青石板上,锅底金纹如藤蔓般缓缓游动,似有生命。

没有柴火,没有灶膛,可每一口锅都微微发烫,蒸腾起一缕极淡的雾气,像是昨夜那道横贯天际的光门余温未散。

李云飞站在中央,衣衫简单,袖口卷着,脚边是那只半截焦黑的青竹笛最后化成的尘。

他弯腰,将最后一捧细灰撒入第一口锅中,动作轻得像在埋葬一段过往。

“昨夜你们醒了。”他抬起头,声音不高,却像钉子一样扎进每个人耳朵里,“今天,轮到你们自己烧火。”

人群静得落针可闻。

有人低头看手,有人下意识后退半步。

他们记得昨晚的孩子们齐声哼唱《安魂调》,记得天上那扇光门,记得自己心头突然涌上的暖意——可现在,要他们动手?

谁敢?

“这汤……还能熬吗?”一个老妇人喃喃。

“不是我煮的,就不是归心汤。”李云飞看着她,目光温和却不容置疑,“从今起,它不靠我点火,靠谁心里还记着那一口暖。”

话音落下,整条街仿佛被什么无形的东西轻轻推了一下。

苏媚不知何时已走到第二口锅前,红绸自肩头滑出,如活蛇般缠住一个躲在母亲身后的小女孩。

那孩子不过七八岁,眼眶还泛着泪,显然是被这么多人吓住了。

“你昨天梦见我跳舞,是不是?”苏媚蹲下身,指尖轻轻擦过女孩脸颊,声音软得能滴出水来。

小女孩猛地点头,小声说:“你跳得好美……你还对我笑了。”

苏媚笑了,真的笑了。

她一把将女孩抱上灶台,稳稳放在那里,像托起一团即将燃起的火种。

“那你现在替姐姐跳一支舞好不好?”她轻声问,“不用多好看,只要你想起来那一刻的心跳就行。”

不等回答,她指尖一引,心链微震,千丝万缕的“传光丝”悄然渗入锅底。

一段记忆顺着丝线流入——是她在元末魔教废墟中为伤者起舞,裙摆翻飞间血雾弥漫,可每一个看过她舞的人,都在那一刻忘了痛。

锅中汤面轻轻一荡,泛起淡淡红光,如同朝霞初照。

围观者心头猛然一颤。

原来不是神仙施法。

原来只要“我记得”,就能生火。

第三口锅前,林诗音始终未动。

她立于巷口,白衣如雪,剑未出鞘,可整条街的情绪波动都在她剑心感应之中。

忽然,她眉峰微动,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角落一个佝偻的身影上——那是位老药工,正偷偷摸摸从怀里掏出纸笔,颤抖着手抄写着什么。

“你怕写错?”她忽然开口。

老人浑身一抖,笔掉在地上。

他抬起头,眼里全是惶恐和几十年压下来的愧疚:“三十年前……我因错开一剂药,病人死了。后来没人信我,连儿子都说我该退休了……”

林诗音走过去,弯腰捡起笔,递还给他:“那你现在写的每一味药,都是对过去的赎。”

她并指如剑,在空中轻轻一划。

刹那间,剑心意念铺展如网,将四周百人心中的安宁与信任汇聚一线,注入老人心神。

“你不是一个人在开方。”

老人呼吸一滞,手指竟不再抖。

他低头,一笔一画写下“当归三钱,黄芪五分”,字迹苍劲有力。

就在最后一笔落定时——

第三口锅骤然腾起青焰,火焰清冽如竹叶摇曳,照亮了半条街。

人们倒吸一口凉气。

有人开始往前挪步,有人悄悄伸出手,又缩回。

但他们的眼神变了,不再是仰望神明的敬畏,而是某种迟来的、笨拙的勇气。

李云飞望着这一切,嘴角终于扬起一丝笑意。

不是他留下什么,而是他们愿意接受什么。

苏媚走回他身边,红绸绕臂,低笑:“以前你说你是浪子,现在倒像个点火的疯子。”

“浪子也能点火。”他耸肩,“只要火够旺,谁还在乎起点在哪。”

林诗音也缓步归来,目光扫过七口锅,轻声道:“七情为引,记忆为薪……这汤,终于不再是你的负担。”

李云飞没说话,只是抬头看了看天。

晨光洒落,街道渐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