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碑是你立的我来给你守夜(2/2)
可地下却翻涌着看不见的惊涛。
慕容雪缓步走到枯井边缘,月白斗篷垂落如雪。
她将唤生铃残片轻轻贴在井口裂痕处,指尖微颤——这碎片早已不响,世人说她聋,可她听得见魂。
闭目刹那,万籁俱寂,唯有一片漆黑中,浮起无数细碎哭声。
“我叫什么……谁还记得我?”
“娘……我是不是早就没了名字?”
那是三十六个孩童的声音,断断续续,像是从黄泉裂缝里爬出来的回音。
他们的记忆被井吞噬,名字被岁月磨平,连轮回都忘了他们曾存在过。
慕容雪双唇轻启,无声地奏出一曲《唤名引》。
没有音律,却有韵动;不见声响,却撼动地脉。
她的气息如丝线般沉入井底,牵引着那些散碎的魂光,一点、一缕、一痕……缓缓聚拢。
忽然——
井水倒灌而上,不是喷涌,而是逆流成柱!
漆黑的水面竟浮出一块块石碑残片,带着斑驳血迹与焦痕,在空中自动拼合。
三十六块,不多不少,严丝合缝组成一面巨大名录碑,上书:
【童子名录】
每一个名字都刻得极浅,仿佛怕惊醒什么,又像怕被人再次抹去。
可此刻,金光自字缝间渗出,映得整条巷子如昼。
慕容雪抬手,指尖轻敲残片。
一声“铃”响,无形无相,却直钻人心。
那一瞬,城西七户人家同时惊醒。
有人梦见穿红肚兜的小儿站在雨里喊“阿娘”,醒来泪湿枕巾,颤抖着翻出压箱底的旧衣,在衣角补上“小虎”二字;
有人半夜坐起,抱着空摇篮嚎啕大哭,第二天冒雨扛着石板上了山,亲手立下一座无主碑;
还有一家祖孙三代围炉夜话,忽听窗外传来稚嫩呼唤,循声挖开院墙根,竟掘出半截埋了五十年的墓碑,上面依稀可见“李氏招弟”四字……
名字,正在归位。
而土地庙这边,李云飞静静看着一切,心口青竹剧烈震颤,五叶齐鸣,似在呼应某种古老的契约。
他低头看向那口仍在低吟的枯井,眼神冷了下来。
“你们爱吸名字?”他冷笑,“老子今天就给你们种根。”
话音未落,他猛然咬破右手拇指,顺着心口衣襟一抹,鲜血浸透布料,露出那支嵌在皮肉中的青竹——五叶摇曳,灵光流转。
他毫不犹豫,伸手一折!
“咔。”
一节青竹离体,断口泛金,竟无血溅,唯有缕缕雾气升腾。
他蹲下身,将断竹狠狠插入枯井中央。
刹那间——
大地咆哮!
九百九十九道金色光丝从井中炸开,如蛛网般辐射全城!
每一道光落下之处,地面拱起,石碑破土而出,碑面空白,却隐隐浮现待刻之名。
新生的碑林,环绕古城,默默伫立。
而土地庙墙上,那面原本残破的主碑骤然炽亮。
“李云飞”三字金光万丈,旁边悄然浮现三行小字:
苏媚守夜,林诗音镇井,慕容雪听风。
仿佛天地共证,命运同契。
就在此时,整座碑林光芒达到顶峰,照彻长夜。
可也就在那最辉煌的一瞬——
井底深处,传来一声极轻、极淡的笑。
如风拂竹,如影掠灯。
“守门人……终于学会——拉人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