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下元小雪,一月恍惚过(1/2)
月余时间一晃而过。
十月十五,下元日。
下元日是这片古老大地最悠久传统节日之一。
而其来历起源,也与道家相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
三官的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的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这天一大早,晨雾未散。
陈安顶着昨夜方下的小雪起床。
内息贯通任督二脉,渐成小周天。
虽然一月过去,仍旧未能采得小药,即先天一炁。
将一身内息化作一口真气,结成丹胎。
但拥有着一身浑厚内息,也许寒暑之气并不能将他如何。
取出昨日早就准备好的黄色旗帜,陈安在砚台上研好墨,提笔在其上书写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
然后将其缠绕在天杆上,高高竖立而起。
这是道家门徒的设醮的仪式。
到了晚上的话,还需要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斋三官。
师傅年事已高,清风又尚且年幼。
这些事,便由他来做。
“陈道长?”
门外传来男子悠长的呼和声。
陈安听到动静,快步回屋子里取出银钱。
走出飞云观的大门,便看到一个身穿皮衣,头上染雪的中年人双手拢在衣袖里等候,脚下还放着一副扁担箩筐。
这是许平,一个时常穿行在乡野里的药材商人。
一个月前无意间认识此人,几次交易下来,相处还算不错。
“来,樟脑、薄荷...外加人参一副,一共算你七两三百钱。”
看起来并不便宜。
但里面的大头是那根人参,其它的杂七杂八加起来也不到它的五分之一。
陈安如数取出银两,随口发问:
“怎么,人参又涨价了?”
“还不是那花石纲闹的,山民一个个都不堪其扰,哪里还有什么心思上山采药。”
“哦,正好。”
许平点清了银钱。
摆摆手,扛着扁担慢悠悠下了山。
陈安把药材装入包裹,转身回头和师傅打了声招呼。
一个人往城外自家庄子走去。
......
时节入冬,天气转寒。
从昨夜起到现在一直下着的小雪,给整个东京汴梁城都披上了一层银装。
天寒地冻,城外官道两旁的流民,也比往常里看上去少了很多。
也不知是他们寻到了什么可以躲避风雪的去处。
又或者,已经是无声无息的死在了这个寒冬的某个不知名角落。
陈安无意深究。
不能长久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一时兴起的关心,终究也都不过都是些无用功罢了。
他加快了脚步。
待到出城走了一段距离,见四下已然再无行人路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