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 第54章 乘雷而降,长生大帝君

第54章 乘雷而降,长生大帝君(1/2)

目录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像是一条奔涌的长河。

寻常的普通人就是河中溅不起丁点涟漪的水珠。

然而,而又却总有风流人物与其所建立的王朝掀起一阵璀璨浪花,随即又归于平静。

辽上京。

距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已经过去了整整两百年的光阴。

两百年的风华温柔乡,彻底洗去了契丹人身上的勇武。

曾经纵马弯弓的豪迈勇士,早已不复先祖之英勇。

而过去那个横压北地、疆域万里的庞大国家。

眼下也已是内忧外患,濒临破碎。

上京,皇宫。

天祚帝耶律延禧夜宴群臣。

鲸油巨烛将整座宫阙照耀得通明一片。

莺歌燕舞,靡靡乐声。

可在场之众,无一人有心吃喝玩乐。

宝座上天祚帝面色蜡黄、眼窝深陷,一身不合体的暗金大袍着身,像是披着衣服的骷髅。

“众位爱卿,缘何不语?”

他长身而立,神情阴郁,一副酒色过度的昏君模样。

“陛下息怒!”

息怒?

如何息怒!

立国两百年的大辽国,就要在他手中亡了。

他耶律延禧,就要做亡国之君了!

一年!

短短一年的时间。

先有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间建国称帝,后有黄龙府叛乱。

好不容易将诸般乱象稍作平息,东京复又有人作乱。

天祚帝在高台上急促踱步,满心都是无处发泄的愤怒,以及不知究竟该向谁言说的恐惧。

“小小的东京裨将高永昌,一介渤海遗民,竟也敢举旗造反、割据辽东,自立为大渤海国皇帝?”

“你们都是我大辽的肱骨之臣!今日便与朕说说,此事该当如何?!”

当下便有思忖良久的臣子起身说道:

“陛下息怒。”

“高永昌此獠,不过一不知死活跳梁小丑,其麾下兵马,亦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何足挂齿?”

“老臣愿率我大辽铁骑,前往东京道平叛。一月之内,必将此獠首级,献于陛下驾前!”

天祚帝阴郁的脸色,这才算是稍稍转晴。

转身安稳坐下,殿下的歌舞便又重新演奏起来。

仿佛方才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幻觉。

宴会罢,第二日。

辽国发兵,浩浩荡荡,前往辽东平叛。

与此同时。

新兴的金国统治者,在接收到高永昌派人送来的求援信后。

毫不迟疑的集结大军,以“声援”为名,同样往辽国东京道开拔而去。

战争的硝烟,再度在这片方方安稳不多时的大地上燃起。

北方的流民四散,如同潮水般向着南方蜂拥而下。

......

而不管外界如何兵荒马乱,征伐四起。

东京汴梁城。

依旧是那般繁华似锦,歌舞升平。

仿佛这里是人间唯一的一片净土,尘世所有一切纷扰都与其沾不上半点关系。

今日是上元佳节,亦是当今天子的寿诞之时。

城内外各处升起无数花灯,照的夜幕一片通明。

更有无数卖艺、杂耍、小吃摊位遍布城中主干道两旁。

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精于营造的能工巧匠更是于数月之前,便在皇城之上营造高达九丈的飞花楼。

官家便于此设宴席,广邀名流,与民同乐。

既为上元贺,亦为生辰贺。

宴席之上,歌舞升平。

就在气氛正酣之时,离京十载的长公主姬明月率众而出,献上了一卷由她亲手书写的《道德经》抄本作为寿礼。

随之一同呈上的,还有她从京中诸多年轻俊彦向她投递诗文里精挑细选出来才华之作。

其中,一首贺上元的词,最为突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