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区区蛮夷,何足挂齿(2/2)
曹文逸笑容莹莹,宛若身在自家。
“只是贫道在坊间听闻庄主声名,心中好奇,故而不请自来。”
“不过方才所见,差点将庄主错认为是个只知埋头做活的匠人。”
陈安为二人沏上香茗,又端来祖母带着庄中妇人闲暇时做的小食。
“人生在世,又何必拘泥于一种身份?我便是我,不因所做之事而定义。”
“况且,匠人也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职业。”
他看着二人,眼中带笑:
“我造出这纸张,又改良了刊印之术,便是要将无数先贤书册广布天下,使得世间人人皆有书可读。”
“二位瞧我这匠人志向,如何?”
古法修行没落,已成事实。
在自身追求长生的道路之中,陈安亦想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或许,若是能让上辈子那些璀璨的科学文明,提早个几百年出现在这个世间。
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不过实现这个的前提是需要有大量受过基础教育的群体,而不是那种满口之乎者也,于世无益的腐儒。
“此...此乃凌云之志,可这又何其难也?”
李清照面露惊异,讶然出声。
作为常年与金石书画打交道的人,她自然是知晓一本从无至有刊印一本书籍的花费是多少。
纵然是富可敌国之人,恐也难以日复一日的维持这般远大志向。
“清照你方才回返汴梁,不知晓汴梁城近来出现了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奇书。”
“内里便记载了一门叫做活字印刷的技术,有此物在印刷不再是什么难事。”
曹文逸在一旁开口解释。
陈安心头一动。
他就知道,那些豪门权贵见到能发财的门路,就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尤其是在见识了其中好处之后,不可能熟视无睹。
毕竟自己不用的话,别人用了。
那就相当于是自己本来的财富,被旁人白白抢了一块去,这如何能忍?
如此情况之下,那些权贵必将争相入场。
别管他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私密工坊也好,还是其它也罢。
只要想靠书上的这些技艺去挣钱,那就是落入了陈安挖好的坑里面。
有了需求之后,各种各样的人才便会随之出现。
技术便得以发展、传播、扩散。
如此一来,完全就不需要陈安在背后去刻意推动。
最是财帛动人心,利益方才是这世上最好的驱动力。
而当这些权贵完全都一股脑的扎进书中所写的几个赚钱门路,想尽办法开办工坊,生产出货物之后。
会发生什么事情,也就完全可以预料了。
汴梁的供大于求,空有商品无处售卖。
这时就会有聪明人目光转向大周各地,开始瓜分市场。
然而大周疆域是有限的,能够消费的起这些贵重品的有钱人也是有限的。
可权贵们为了发展扩大了工坊规模,一天不生产就是亏。
于是乎,都不用旁人去刻意引导。
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将目光,投向大周之外的地方。
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大周突然冒出了一群主战派。
区区蛮夷......
不是陈安看不起他们。
只要这中原王朝不自己内斗,乱成一锅粥,他们不可能有半点入主中原的机会。
“庄主大才,小女子佩服。”
李清照起身对着陈安作揖。
心头内里,那点才女傲气在此时消散无踪。
如此年轻有为的人物面前,自己的那点小小成就,便也是如同繁星与皓月争辉了,徒惹人笑。
“居士往后便可在东观安心任职,修缮画作。”
“至于德甫兄之事,也有了些眉目,无论成与不成,近日便会有个消息。”
陈安将早就做好的安排道出。
“哈哈,如此甚好。”
曹文逸抚掌而笑,甚是欣慰。
“对了,我有一问,不知曹真人可能解惑?”
“庄主直言无妨。”
“我曾听闻真人堂兄弃官入山学道,得遇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