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以僧之名,行魔之道(1/2)
“当——”
伴随着山那边的大日沉入地平线。
一道悠悠钟响自远方传来,回荡在山野之间。
洛阳城外,远郊。
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依山而建。
庞大的山门外面则是大片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
田垄上随处可见衣着褴褛、面容麻木的佃户,此时正弓着腰于田间辛苦劳作。
听到钟声响起,那呆滞的眼神当中方才闪烁起一点亮光。
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三五成群,结伴往家中归去。
寺庙内里,殿宇延绵,香火鼎盛。
一个个脑满肠肥、身形精壮的僧众穿行其间,面上不见半分疾苦之色。
天空上方,一只神骏的白色羽鹤无声飞过。
将这寺庙内外充满了割裂与矛盾的一切,尽收眼底。
旋而,调转方向。
往远处深山之中飞去。
穿过重重山野丘陵,找寻到一座官道旁的破旧庙宇。
最终落于庙前老槐树的树梢上,静立不动,缓缓梳理自己的羽毛。
庙宇当中。
孑然一身,安然静坐的道人,缓缓睁开了双眼。
本是温润平和的眸子里,此时亦也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寒光。
“原先我还觉得有些事情不能一下做得太绝,可眼下看来,倒也未必是件坏事。”
陈安先前便一直觉得那位神霄道主林灵素欲要灭佛的想法,实在是有些太过激进。
然而此行一路所见,再加上方才通过羽鹤视线所目睹的寺庙场景。
他的想法,在悄然间发生了转变。
这般借着佛陀之名,大肆圈占土地、逼良为佃,坐享香火供奉的佛寺——
着实,该灭!
自古以来,世人常说佛道不两立,
可在陈安看来,有此说法的缘由不过是因为两者间本质理念截然不同所导致。
道者修的是当世,求的是今生长生。
故而道士们多是攀附权贵,结交豪门。
他们是从富人的手里掏钱,用以换取自己修行的资粮。
而佛徒求的是来生,修的是往生极乐。
因此和尚们便大多都将目光,落在了那些最好哄骗的穷苦百姓身上。
他们从穷苦人身上敲骨吸髓,压榨出一滴滴油水,用以修建宏伟寺庙,塑造辉煌金身。
方才所见,便是最好的佐证。
而在经过了前朝几次灭佛之后,佛教氛围已然不那么浓郁的北方尚且如此。
陈安不敢想象,若是换了那佛法昌盛的南方,又该是何等光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或许,眼下的大周并未有历史那般佛门大昌的“盛况”。
可这僧人之害,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了,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道士的群体也未必就有多干净就是。
陈安却也不会因为自己修道,便带有什么滤镜。
纵观眼下场景,道士误国、和尚害民。
“前者暂时无解,而后者......”
正想着。
庙宇外传来一阵车马铃铛摇晃之声。
不多时便有一个作商人打扮的中年人,探头探脑的走了进来。
四下打量一番,见到正于神像侧面一角盘膝而坐的陈安。
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才反应过来,连忙拱手:
“这位道长,眼下天色已晚,我等商队欲要在此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