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 第144章 百画功成,意在笔先

第144章 百画功成,意在笔先(2/2)

目录

他看着眼前这幅【早春图】,心中了然。

寻常人见了,只会觉得此画意境深远,能引人共鸣,有静心凝神之效。

可若是换了修行有成的人士,便能从中窥见那一点被他融入其中的“早春生机”神韵。

若能有所体悟的话,对修行亦有裨益。

“至于这承载符法真意......”

陈安脸上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意。

当今时代,仙道消亡,神道不存。

他身为东观尹,接触过的道经秘藏不知凡几。

其中记载上古符法之书亦不在少数。

可无论是以朱砂、兽血为引的真符,还是踏罡步斗、请神上身的召请......

眼下都不过是废纸一堆,不见半分神异。

细细想来也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连那受符诏所召请的鬼神都已经消失在漫长的岁月长河当中。

这依附其而生的符法,自然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至于那些不求鬼神,只以自身真气催动的符法,他却也不曾得见。

不过......

“古时符法,借的是天地鬼神之力,可若是......”

“若是我以自身真气为引,以神念为根,再将自身法术乃至于自然机理,封存在一纸画卷当中呢?”

一个颇为新颖的念头浮现在陈安的脑海里。

如此一来,便等同于是开创了一门全新的符法体系。

无需外求,只问己心!

“倒是个有趣的想法,日后或可一试。”

将此事暂且记在心底,又想到了另一桩妙用。

“既然能承载符法,那是否也能承载我的修行感悟?”

若是可行,日后他便可将自家功法、术法当中的关窍诀要,尽数融入书画之内,用以传承。

后人只需观其书画,便能身临其境,感悟其中真意,远比枯燥的文字要直观得多。

思绪流转,陈安缓缓收敛了心神,复归当下。

转过身迎着王希孟与李清照那依旧带着几分奇异的目光,温和一笑。

“一时灵光乍现,仿造出了这幅画作,倒是让二位见笑了。”

“处玄此言,未免太过自谦。”

王希孟回过神来,脸上露出几分苦笑。

“今日得见处玄此画,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以往所见,皆是坐井观天了。”

李清照亦是微微颔首,由衷赞叹:

“先生之画,已然脱离了‘技’的范畴,步入了‘道’的境界。”

“若是往后能留下一二自己之作,便足以名传千古,与历代大家并肩。”

陈安笑着摆了摆手,并不在意这些虚名。

三人便就着这幅画,开始探讨起各自的书画技艺与心得。

气氛怡然,一片自得。

一番交谈下来,已是日暮时分。

陈安婉拒了二人一同用饭的邀请,正准备收拾东西,回返山庄。

却见东观的老校书郎黄觞,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似是在等候着什么。

陈安见状,心中奇异。

“黄老,您这是?”

黄觞见他出来,那张古板的老脸上竟是露出几分罕见的局促。

遂从怀中取出一叠写满了字的纸张,约莫有数十页厚,递了上前。

“陈大人,老朽在东观校对道藏多年,闲来无事时,也曾将心中一些感悟记下,写了些东西。”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只是往日里皆是闭门造车,也不知这些东西究竟如何。”

“大人您学识渊博,还望能帮老朽斧正一二,给些意见。”

陈安心头一动,暗道这位黄老当真是深藏不露。

也不推辞,笑着伸手接过。

入手纸张质感寻常,显然并非什么名贵之物。

不过其上字迹工整,笔力沉稳,可见书写之人的用心。

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了首页之上。

只见两个古朴内敛,却又透着一股古拙道意的篆体大字,映入眼帘。

——九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