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 第302章 传道

第302章 传道(2/2)

目录

陈安坦然受了这一礼。

此礼,非是敬他陈安,而是敬这新开辟的新法大道。

他虚抬右手,一股无形的柔和之力将众人尽数托起。

“诸位请起。”

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复归平淡。

“贫道此番功成,不过是先行一步,为诸位验证了此路可行。”

“新法第四境,玄妙非常,已经触及‘性命’根本。”

陈安望着清虚子三人,温声道:

“修行虽难,但一旦功成,自有诸多好处,延年益寿只是其一,贫道也不多做分说。”

“只不过此境虽已功成,但其中玄妙,贫道亦需时日梳理。”

他看向清风:

“清风,我要继续闭关一段时日,将此境的修行关隘与玄妙尽数整理成册。”

“待功行圆满,再于道场开坛讲法,为尔等解惑。”

“这期间,门中事务,便依旧劳烦你与三位长老了。”

清风与三位长老闻言,连忙躬身应是。

“门主(道友)安心闭关便是,我等定当护持山门,不敢懈怠。”

陈安不再多言,他转过身,对着金灵温和一笑。

金灵亦是满心欢喜,只觉师父的气息愈发亲近,仿佛他便是这天地,这自然。

转身缓步而入。

门扉轻启,复又缓缓合上。

......

静室之内,陈安复又盘膝而坐。

而这一次,他的心神却并未沉入识海,而是内观己身。

随着四境功成,丹法修成的圣胎溶于符箓,便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玄妙感觉,开始充斥在他的四肢百骸。

他的肉身,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蜕变。

那本是凡俗的血肉之躯,在金性的作用下,开始被重炼。

每一寸肌肤,每一条经络,每一块骨骼,都在这股不朽的金性道韵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特质。

不再需要吐纳,亦不再需要饮食。

陈安只需心念一动,便可自那天地万物中,汲取所需的一切“性”,维系自身运转。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辟谷,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成一体,不假外物。

“寿元......”

陈安心神微动,默默感知间发现。

自己原本只比凡人久了些许寿元,此刻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

三百...五百......

直到九百年光阴。

“这便是金箓。”

陈安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抹金色光晕一闪而逝。

摊开手掌,掌心金箓虚影流转。

“混元”之道,包罗万象。

他心念一动,掌心便燃起一簇【神霄雷法】的紫电;

念头再转,紫电又化作【太阴戮神剑】的幽冷剑光;

剑光消散,【五行遁术】的五色华光随之流转,圆融无碍。

突破第四境,并非是舍弃了前三境熔炼的万千物性。

而是将它们尽数归一,化作了混元金性的资粮。

“如今的我,方才算是真正踏上了长生久视的门槛。”

低语一声,闭目梳理玄妙。

其中感觉自不在言。

这般稳固,又是月余光景。

待到陈安将第四境的种种玄妙尽数梳理完毕,方才推门而出。

......

这一日,天池道场钟磬齐鸣。

长生门开山以来,最为盛大的一次讲法,于山门广场开启。

陈安当仁不让的坐在讲法台,金灵、林朝英、清风、悟空坐在下首第一排蒲团。

再往后,便是清虚子三人以及门中众多弟子。

“第四境,金箓,其核心不在于术,而在于道。”

陈安的声音平淡,用最简单的话语讲述修行法门。

“此境是性命交修之始,亦是以性御命的关隘。”

“尔等前三境,熔炼万物之性,当已知晓何为风、何为火、何为山、何为水。不过这些都是外物,非是尔等自身。”

“第四境,便是要尔等自这万千物性中,寻得那一点与自身道心最为契合的‘金性’。”

“此‘金’,非五行之金,乃不朽、永恒之锚点。”

陈安将那日闭关时的感悟,毫无保留,娓娓道来。

“如马灵道友,你所修乃是火之性,若欲证金箓,便当以‘大日真火’为锚点,点燃神火,炼就‘大日金箓’,当可焚江煮海,与日同辉。”

马灵闻言,若有所思,当即俯首拜谢。

“如清虚子道友,你所修乃风之性,当以‘九天罡风’为锚点,炼就‘逍遥金箓’,当可神游太虚,逍遥天地。”

清虚子亦是抚须颔首,目露明悟。

“至于乔道清道友,你于星辰一道颇有天赋,当以‘紫微星斗’为锚点,炼就‘星辰金箓’,可引周天星力,妙用无穷。”

陈安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愈发肃穆:

“然,大道万千,金性亦有万种。雷霆、太阴、厚土、生机……皆可为道。”

“尔等切记,所选金性,必须是尔等发自本心,最为契合之大道。”

“若有半分强求,或是贪图威力,选了非是本心所向之道,轻则道基受损,重则神魂崩解,万劫不复。”

“此关隘,乃新法第一天堑,尔等日后修行,需得慎重再三。”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

台下众人心神凛然,将这番话牢牢记在心底。

陈安见状,微微颔首。

该点的,他已点明。

该铺的路,他也已铺就。

至于这些人中,日后究竟有几人能真正勘破此关,证得金箓,便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讲法持续了七日七夜。

待到第七日,道音渐歇。

众人依旧沉浸在那玄之又玄的妙境中,久久未能回神。

陈安缓缓站起,舒展身形。

也不打扰。

示意已然醒来的清风,两人向后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