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 第331章 新时代

第331章 新时代(2/2)

目录

朱元璋一身常服,伏案疾书。

“上位,歇歇吧。”

马氏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心疼地看着丈夫。

“这都三更天了,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啊。”

朱元璋放下笔,揉了揉眉心,接过莲子羹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妹子,咱不累。”

“如今咱们虽然拿下了应天,但这四周全是狼啊。”

“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北面还有朝廷的大军虎视眈眈。”

“咱若是不多操点心,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怕是转眼就要送人喽。”

正说话间,门外亲兵来报。

“国公爷,军师求见。”

“善长?”

朱元璋神色一肃,“这么晚了,定有急事,快请!”

片刻后,李善长匆匆入内,脸上带着几分古怪的神色。

“上位,府外来了几个人。”

“说是从北方燕山来的,要给上位送一份大礼。”

“燕山?”

朱元璋眉头微皱,“那是朝廷的地界,莫非是奸细?”

“属下起初也这么想。”

李善长从袖中取出一块非金非玉的腰牌,递给朱重八。

“但他们出示了这个。”

朱元璋接过腰牌,只见其上刻着两个古朴的篆字——长生。

入手温润,隐隐有一股奇异的气流在指尖流转,让人心神一清。

“长生门?!”

朱重八瞳孔骤缩。

他虽出身草莽,但这些年南征北战,见识增长的极快。

隐隐约约里接触到一些修行者,又岂会不知这天下间最神秘、最超然的所在?

那是传说中帮助大周已故太尉林冲再造神舟的神仙之人所开创的山门。

“快!快请!”

朱元璋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整理衣冠,甚至亲自迎出了二门。

府门外,立着三男一女。

皆是布衣打扮,但气质迥异于常人。

那种常年浸淫在学问与真理中的沉静与自信,是装不出来的。

为首一名青年,背着一个沉重的木箱,见到朱元璋,也不下跪,只是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燕山学宫弟子墨矩,见过吴国公。”

“先生免礼,快快请进!”

朱元璋没有丝毫恼意,反而热情地将几人迎入正堂。

待奉上茶水,屏退左右后,朱元璋才试探着问道:

“几位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教我?”

墨矩放下茶盏,拍了拍身边的木箱。

“奉山长之命,特来送吴国公几样东西。”

说着,他打开木箱。

里面并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也没有什么绝世神兵。

只有几卷厚厚的图纸,和几个造型古怪、缠绕着铜线的铁疙瘩。

朱元璋和李善长凑上前去,看得一头雾水。

“这是......?”

“此物名为电机。”

墨矩指着那个铁疙瘩,眼中过一抹自信笑意。

“它不用烧煤,不用水力,只需通上这雷霆之力,便能自行运转,力大无穷。”

“若将其装在纺机上,效率可翻十倍;若装在车床上,可削铁如泥。”

“还有这个......”

他又拿起一袋种子。

“这是杂交水稻的稻种,虽尚在试验阶段,但若能推广,亩产可增三成。”

“以及这有线电报之术,搭配上电机,可让军令瞬息千里,不再受驿马之苦。”

随着墨矩的解说,朱元璋的眼睛越睁越大,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他虽然不懂其中的原理,却也能看明白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朝廷为何强大?

不就是靠着格物监的那些蒸汽怪物吗?

而眼前这些东西,似乎比朝廷的那些还要...先进?

“先生......”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震动。

“这些东西,当真能用?”

“自然。”

墨矩神色傲然。

“学宫出品,必属精品。”

“只不过......”

他话锋一转,看着朱元璋。

“这些东西虽然好,但想要造出来,用起来,却需要耗费巨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打破旧有的规矩。”

“比如这电报,需架设铜线千里;这新稻,需重新丈量田亩,打破旧有的耕作习惯。”

“吴国公,你敢用吗?”

朱元璋沉默了。

眼下应天初定,按理来说一切要以安稳为重。

而一旦接受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要对现有的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可能会引起守旧势力的反弹。

但朱元璋更清楚,眼下虽然需要安稳,但也是最适合改革的机会。

况且如果不接受的话,又拿什么去和底蕴深厚的大周朝廷争?

拿什么去和坐拥无数战船的陈友谅斗!

“敢!”

片刻后,朱元璋猛然抬头。

“咱从一个要饭的和尚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个敢字!”

“只要能让百姓吃饱饭,能把这乱世平了,别说这些了,就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咱也敢!”

他站起身,对着墨矩深深一拜。

“请先生教我!”

墨矩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回礼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

建炎两百零七年。

在燕山学宫弟子的协助下,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以及以电为动力的试验工坊,在应天府城外悄然建立。

旧时代的迷雾退散,新的时代展露曙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