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延寿(2/2)
是权欲。
是一个曾经站在权力巅峰的男人,在重获青春后,本能复苏的征服欲。
他转过身,望向山下的汴梁城。
既然身体好了,既然又有了大把的时光。
那为什么...还要退?
为什么要交权?
那些个已经显露出腐朽姿态的元老,那些个暗藏私心的工坊主,他们懂个屁的治国!
他们只知道争权夺利,只知道往自己怀里捞银子。
这大明,是咱打下来的!
这规矩,是咱立的!
如今咱又有了力气,何不杀回去?
何不重新坐上那个位置,把那些个贪官污吏、豪强劣绅,再狠狠地杀一遍,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只要咱回去......”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急促,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杀气。
“只要咱露个面,登高一呼。”
“那些老部下的子孙,那些受过咱恩惠的百姓,还有这几十万大军,谁敢不从?”
“什么元老院,什么五年一换,统统都是狗屁!”
他向前迈出一步,气势如虹。
仿佛下一刻就要冲下山去,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然而。
就在这一步迈出的瞬间。
一阵清风拂过。
那个平淡的声音,忽然在他耳畔,在他心底幽幽响起。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莫要忘了,你们是从何处来的。”
朱元璋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立在原地。
那个声音,不大,不严厉,却如同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将他心中刚刚燃起的熊熊欲火,瞬间浇灭了大半。
“陈先生......”
朱元璋眼中的狂热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挣扎与思索。
他回过头,看向那株已经恢复平静的桃树,看向那空荡荡的山道。
陈安并没有给他留下只言片语,也没有给他留下什么锦囊妙计。
只留下了这一颗桃子,和那一句话。
“役物......”
朱元璋喃喃自语。
“这身体,这寿命,也是物啊。”
“咱若是仗着这身皮囊,仗着这多出来的寿数,就推翻了自己立下的规矩,那咱成什么了?”
“成了这具身体的奴隶,还是变成了权力的奴隶?”
他又想起了陈安临别时的眼神。
那眼神里没有期待,没有鼓励,只有一种看透了一切的...平静。
“先生是在试咱吗?”
朱元璋苦笑一声,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拳头。
“不,先生没那闲工夫试咱。”
“他这是...在给咱机会。”
“给咱一个,用这双眼睛,好好看看这天下的机会。”
如果他回去夺权,大明必然会再次陷入动荡。
为了巩固权力,他必然要再次举起屠刀,清洗异己。
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那刚刚萌芽的法治精神,会在他的铁腕下荡然无存。
大明,会重新走上旧州的老路。。
等到他这次真的死了,后世子孙又该如何?
会不会为了那个位置,杀得血流成河?
会不会又出一个王楷,甚至比王楷更狠的独夫?
“轮回......”
朱元璋打了个寒颤。
他突然明白了陈安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陈安不想让他回去继续掌权,也不想让他回去当救世主。
这颗桃子,不是让他去逆天改命,去强行延续一个人的辉煌。
而是让他跳出那个局,跳出那个权力的漩涡。
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见证者,去走完这最后的一段路。
“好好看看......”
朱元璋转过身,再次看向山下的万家灯火。
这一次,他的眼中没有了杀气,没有了占有欲。
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与通透。
“咱明白了。”
“咱这辈子,都在马上,在案牍前,在朝堂上。”
“咱看过太多的奏折,杀过太多的人,却唯独...没好好看过这人间。”
“没看过那新修的铁路通向何方,没看过那海船带回了什么奇珍,没看过那学堂里的娃娃们读的什么书。”
“这大明,是咱的,也不是咱的。”
“它长大了,该自己走路了。”
“咱要是再赖着不走,那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了。”
朱元璋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只觉胸中块垒尽去,念头无比通达。
他重新捡起那根被丢在地上的枯枝拐杖。
虽然以他现在的体力,早已不需要这东西。
但他还是紧紧握在手里,就像是握着一个承诺,一个身份。
从今往后。
世上再无大执政朱元璋。
只有一个名叫朱重八的,身体硬朗、腿脚利索的游方老人。
他要用这多出来的十年、二十年,去走遍这大好河山。
去看看那西域的风沙,去听听那东海的涛声。
去替那些死去的兄弟们,好好看看这盛世繁华。
“先生大恩!”
朱元璋转过身,对着北方,对着那虚无缥缈的云端,再次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重八...谢过先生点化!”
这一拜,心悦诚服。
拜完之后,他不再停留。
像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子一样,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
沿着山路,大步下山而去。
夜色中,他的背影不再佝偻,反而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洒脱与自在。
而在他身后。
那株半灵桃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在为这位老人的新生送行。
......
与此同时。
数千里外,北境虚空上。
云海苍茫,星河倒悬。
陈安踏云而行,身侧并未有羽鹤相随,只是一人独行于这天地间。
他并未回头,亦未施展神通去窥探桃山上的那一幕。
因为不需要。
在他留下一丝法力催生出那颗延寿灵桃后,因果便已了结。
至于朱元璋如何选择,那是他自己的道。
若是选了回去夺权,那便是一代雄主的霸道,虽在这滚滚红尘中再掀波澜,却也终究难逃窠臼。
若是选了放下,那便是一次心灵的超脱,虽失了权柄,却得大自在。
如今感应到那股冲天而起的释然意念,陈安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
“虽是凡俗,却也有慧根。”
“不枉我这一番手笔。”
这颗桃子,并非为了延续大明的国祚。
而是为了成全一个老人最后的愿望,也是为了给这方天地的人道,留下一双清醒的眼睛。
一个活着的、清醒的开国太祖,行走在民间。
这对大明后世的那些掌权者来说,或许比任何严刑峻法都要来得更有威慑力。
也更有趣。
“红尘事了。”
陈安收敛心神,目光投向前方那片连绵起伏的白山黑水。
那里,长生门的道场依旧隐于云雾,不露人间。
金灵的气机与山川相连,稳固如磐石。
只不过在一片和睦当中,却也有一点衰暮的气息升腾。
“这是...清风?”
陈安眼中闪过一抹动容,随后脚步一踏。
身形化作一道流光,瞬间划破长空,没入了那茫茫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