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山村的黎明(2/2)
补网妇人提着篮子走过田埂,朝持鱼叉青年喊了一声。青年回头应答,顺手把锄头靠在田垄边,接过篮子打开看了看,掏出一个黑麦饼咬了一口,边吃边往谷仓方向走。途中他停下,回头望了望那片曾布满火油罐的屋顶,笑了笑,继续前行。
孩子们仍在追逐游戏,其中一个摔倒了,立刻被同伴拉起来,拍拍土,接着跑。他们喊着新的口号:“灰印在,不怕贼!灰印在,不怕火!”
艾琳听着,手指再次抚过胸前的灰印。它很轻,却压得住心。
她想起第一次点燃火油的那一夜,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火把;想起老村长烧掉村志时火光映在他脸上的皱纹;想起持鱼叉青年从怀疑到主动守哨的转变;想起补网妇人把最后一块干粮塞进她手里时那句“你得活着”。
那时候,他们只想活下去。
现在,他们在种地、修屋、教孩子认字,笑着吃饭,说着明天该在哪块地施肥。
这不是胜利的宣告,也不是战争的终结。这只是日子回来了。
她转身面向更远的山野。那边还有村落未通音信,还有小道未曾设防,还有未知的脚步可能踏响林间。但她不再急于画图、布阵、传令。
因为她知道,只要这片土地上还有人愿意举起灰布条,还有人敢在夜里说“火会咬人”,还有人在孩子摔倒时伸手去拉——
那么防线就不只是坑与墙,而是人心之间的连接。
风送来一声清脆的响石声。是北坡岗哨在试音。短促,清晰,一如往常。
艾琳解下腰间的旧木锹,轻轻插进脚边土里。它不再是武器,也不是工具,只是一个标记。
她站直身体,望着远方。
锄头敲进泥土的声音此起彼伏,节奏安稳。
孩童的笑声穿过麦田。
她把手按在心口,感受着灰印的轮廓。
然后,她听见自己说:
“因为我们终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