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科技研发的初步尝试(2/2)
【新型复合短弓,六十步穿三层皮甲,材料可本地获取,制作周期三天。】
【曲面省力犁,翻土深度增加四寸,牵引阻力降低,适用黑土原地形。】
签上名字,交给记账员入库登记。
太阳偏西,匠坊前的空地还没散人。铁匠们围着图纸讨论鱼胶配比,几个年轻木工试着自己画弧线。赵婆坐在角落削木条,嘴里念叨:“这回得用硬橡木,不然扛不住。”
艾琳站在匠坊门前,手里拿着一支刚打磨好的弓臂。木料温润,表面光滑,边缘弧度自然。她轻轻弯了一下,听到细微的绷紧声。
风从东边吹过来,披风一角掀开,内袋里露出一点红线。她没去管。
远处田垄上,新开的地已经连成片。有人正用新犁划出第一道沟。
她叫来屯长:“准备明天开会。议题定好了——工分怎么算,技改功劳怎么评。”
屯长应了一声,转身要走。
这时,学者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新纸。
“我还想试一样东西。”他说,“用水流带动木轮,能把谷子自动磨碎。”
艾琳接过图纸看了一眼。上面画着一道水渠引向一个转轮。
“有地方能试吗?”她问。
“东沟下游那段坡度够。”
“那就划出一块地。”她说,“材料照旧从公仓出,记双分工分。但有一条——七天内必须出样。”
“能行。”
她把图纸折好,塞进外衣口袋。弓臂还在手里握着,指尖划过末端的刻痕。那是工匠刚刚标记的批次编号。
匠坊屋顶的信号旗微微晃动,红白黑三色交替闪过墙面。巡逻队换了岗,哨音短促响起。
她没回头,只问屯长:“西林方向今天有没有异常?”
“没有。守卫轮值正常,粮仓没动。”
“继续盯。”
她迈步走向院子中央。一群人正在组装第二副弓。李三蹲在地上绑弦,抬头看见她,说了句什么。
她点头回应,没听清内容。
夕阳落在匠坊的石阶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一个孩子跑过,怀里抱着几根削好的箭杆,差点撞到柱子。
艾琳伸手扶了一下。
孩子站稳,抬头说:“娘让我送来新竹杆,说这个轻,飞得远。”
她接过箭杆,看了看。竹节直,重量匀,确实适合做箭。
“回去告诉你娘,工分记她名下。”
孩子咧嘴一笑,转身跑了。
她把箭杆放在桌上,拿起一支成品箭比了比长度。
远处传来敲打声,有人在修新的木架。
她的手按在弓臂上,没有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