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损失统计,查漏补缺(2/2)
一人回答:“约半刻钟。”
“为什么?”她问,“信号旗为何没及时升起?”
文书低头:“烟尘太大,旗语看不清。传令兵绕路,耽误了时间。”
艾琳点头,提笔在新纸上写下一行字:**情报传递迟滞,主因——无备用通讯机制。**
她抬头环视一圈。“这不是某个人的错。”她说,“是我们没有设预案。今后每一次行动,必须准备三套联络方式:旗、哨、人。任何一套失效,立刻启用下一套。”
一位老村长犹豫着开口:“这些事……以后还打吗?”
“我希望不打。”艾琳说,“但只要一天外敌未退,我们就得比昨天更清醒一分。”
她停顿了一下,又问:“夜间警戒轮值的情况呢?有没有人发现盲区?”
一名负责巡夜的村民说:“北沟那段林子太密,火把照不到深处。有两次换岗迟到,是因为路上绊了索网。”
“记下来。”艾琳说,“所有巡逻路线重新划,盲区加设固定岗哨,每两小时轮换一次,不准连值两班。”
她将三份登记表分别交给三位官员。“你们各负责一项:建筑、粮田、军备。今天之内带队实地核查,今晚前把完整清单交到我手上。”
三人接过纸张,点头离开。村民代表也答应回去召集各家,汇总损失情况,午后带回。
艾琳仍站在木台边。阳光照在她的肩上,右臂的绷带又渗出一点血,她没有察觉。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问题清单,还有几行没写完。
她蘸了墨,继续写下去:“夜间警戒轮值,是否存在盲区?”
风吹过来,掀动了桌上的纸页。她伸手按住,笔尖停在半空。
远处传来脚步声,一名文书快步走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伤亡名单初稿。他站在几步外,等她抬头。
艾琳没有看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她写下新的一行字:“战斗中前后队呼应是否及时?有无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