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使节遭遇,文化冲突(2/2)
“但我告诉你们,”他声音不高,“女王让我们出来,不是为了争一口气,是要带回真实的消息。如果我们因为不懂规矩被赶走,什么也看不到,那才是失职。”
他拿出纸笔,“从明天起,每天早起半个时辰,练礼节。右手取物,右脚先行,问候语练三遍。通译帮我校音,动作拍下来对照。”
第三天,他获准旁观一次政务交接。第四天,他被允许进入市集登记处外围抄录商税名录。第五天,副官主动来找他,递来一份商队进出记录副本。
“你们看得仔细。”那人说。
“我们想了解你们怎么做事。”李承之答。
“你们和以前来的人都不一样。”
“我们不是来讨赏的,也不是来示威的。”
对方点点头,走了几步又回头:“下次来,可以带点干果作礼。不必贵重,但要有。”
李承之记下了。
他在本子上写下第一条真正的情报:瓦兰边镇每月接收三支以上军需商队,物资含铁锭、箭羽、粗盐;官员重视礼节顺序,视其为权力象征;平民对中央征调不满,已有怨言。
他还画了简单的手势图解,标注每种动作对应的含义。
回到驿馆,他召集所有人。
“我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他说,“现在准备返程。”
有人问:“那套礼节还要继续练吗?”
“练。”他说,“回去也要练。以后还会有人再来,不能让他们再犯同样的错。”
他们开始整理行装,烧毁多余纸张,把重要记录封进防水布包。李承之最后检查了一遍随身物品,确认铜符仍在,笔记完整。
出发前夜,他独自坐在灯下,写完最后一段纪要:
“瓦兰非不可交,但其礼如墙。外人欲入,必先知其形,顺其序,方可窥门内之事。轻视其俗者,必被拒之门外;诚心习之者,或得一线之机。”
他吹熄灯,躺下闭眼。
同一时刻,合垣主政厅内,艾琳正坐在案前。窗外暮色已深,风穿过廊柱发出低响。她手里拿着一份简报,上面写着:“使节已入瓦兰境五日,未有回信。”
她放下纸,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桌上放着一张空白纸,标题是“外交纪要”。墨迹未干,只有一个字:“等”。
她没有动。
远处钟楼敲了七下。
她抬起头,看向门外走廊。
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门口。
门开,一名书记兵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只泥封木盒。
“东境急件。”他说。
艾琳接过盒子,拆开泥封,取出里面的纸条。
她展开看了一眼,眼神微变。
纸上的字很短:
“瓦兰边镇有异动,三日前一支骑兵离开关隘,方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