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百废待兴,建设规划(1/2)
阳光照在议事厅的长案上,映出紫檀印匣的轮廓。艾琳合上回访使团名单的册子,没有叫来外臣,也没有召见使者。她抬起手,对门外说:“传书记兵。”
脚步声由远及近。
“去通知各村,召集都城候选地的建筑师和邻村老农,正午前来议事。只来一人,带田亩册和地形图。”
书记兵应声退下。
厅内安静下来。她起身走到墙边,取下挂着的地图卷轴,轻轻展开,铺在长案中央。地图边缘有些发黄,折痕清晰,是之前考察三河交汇处时用过的那一张。她用手压平一角,又从抽屉里取出几枚铜钉,将四角固定。
窗外传来人声,是工匠搬运木箱的声音。她没抬头,只盯着地图上的河流走向。那条主线从北山蜿蜒而下,分出三条支流,正好环绕合垣选址地。水源、耕地、石料产地、交通节点——她用炭笔一一标出。
正午刚过,书记兵引着两人进来。
一个是穿灰布袍的建筑师,背着竹筒,里面插着几张草图。他站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另一个是农民,粗布衣裤沾着泥点,手里攥着一本破旧的册子,指节粗大,指甲缝里还有黑土。
“你们来了。”艾琳说,“坐。”
两人迟疑了一下,在长案旁的矮凳上坐下。
建筑师先开口:“殿下,我已按上次选址意见,画出初步布局。城墙需建在高地,围住主峰与东坡。官署设于中心台地,可俯瞰全城。另规划仓储区、民居区、匠坊区,依地势分层建造。”
他说完,从竹筒抽出一张图纸,小心摊开。
图纸上线条规整,标注清晰。城墙厚实,道路笔直,功能区划分明确。
艾琳看了片刻,点头:“你考虑了防御和秩序。”
“是。地基要深,石材需从西岭采运,预计需三千人劳作六个月。”
艾琳转向农民:“你说。”
农民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抖:“我们……七村加起来,能出工的青壮不到八百。春耕马上开始,再不整田引水,错过雨季,今年就没收成。”
他翻开手中册子:“这是各村能种的地。一共两千三百亩,一半荒着。缺犁、缺牛、缺种子。去年烧毁的渠坝也没修。”
艾琳接过册子,一页页翻看。每一页都写着户主名字、田亩数、受灾情况。字迹歪斜,但记录详细。
“你是代表?”
“我是李家屯的记事人,也种地。”
艾琳把册子放在地图上,问:“如果现在调人去修城,你们的地怎么办?”
“没人种就饿死。”农民抬起头,“我知道建都是大事,可人不吃粮,活不过三个月。”
建筑师皱眉:“但若无城防,外敌一来,谁都活不了。”
“你现在就要三千人?”艾琳问。
“最少两千五,才能赶在入冬前立起城墙基座。”
“可现有青壮连八百都不到。”艾琳指着地图,“而且他们要种地。”
建筑师沉默。
艾琳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她手指沿着河流滑动,停在支流交汇处。
“这里可以挖渠引水,灌溉下游五百亩荒地。西岭石场到工地有三十里路,人力运石效率太低,得修一条便道。便道不能太宽,但要能走牛车。”
她转身:“我想了一个办法:城建和农垦同时进行,但共用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