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 第684章 真相揭晓,来意另有隐情

第684章 真相揭晓,来意另有隐情(1/2)

目录

艾琳坐在马车里,手还握着那束野花。花瓣已经有些干了,颜色也不再鲜亮。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响声。她没有看窗外,而是把目光落在对面的男人身上。

莱昂靠在车厢一侧,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他的衣服还是那件灰布外衣,袖口的泥点没擦干净。他闭着眼,像是在休息,但睫毛微微颤动,说明他并没有睡着。

“你今天说的那些话。”艾琳开口,声音不高,却让车厢里的空气变了,“让我想到很多事。”

莱昂睁开眼,看着她。

“你说水要靠坡度引流,不能只记用量。我说补偿标准时,你立刻提到损益备案制。这些不是随便走一走就能知道的事。”她停顿了一下,“你到底是谁?”

莱昂没有马上回答。他抬手轻敲车壁两下。车夫会意,放慢了速度。外面的脚步声和叫卖声渐渐远去,只剩下车轮滚动的声响。

“我不是逃难的人。”他说。

艾琳等着。

“我出生在沃尔顿,北境最大的封地。父亲是伯爵,掌管三十六村,每年收粮八万石。可就在去年冬天,我亲眼看见一个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跪在官仓前。守卫不让她进去,说‘配额已满’。”

他说话时语气很平,没有愤怒,也没有悲伤,就像在讲别人的事。

“我去找父亲,求他开仓。他说不行。规则就是规则,动摇一次,就会动摇整个秩序。我说百姓快死了,他还说‘死几个,才能稳住大局’。”

艾琳的手指收紧,野花被压得更扁。

“那天晚上,我烧了当年的税册。账本上写着‘征七成,留三成备荒’,可实际上,哪一户能剩下三成?老人病了不敢医,孩子七八岁就得下田。种出来的粮食,一半还没出田就被拉走。”

“第二天早上,我就走了。没带仆人,没拿金币,只背了一个包袱。从那以后,我在六个王国之间走,看过免税的旗号下照样盘剥,也见过所谓仁政不过是换了个收钱的方式。”

他看向艾琳:“但我没见过谁真的把农奴的孩子送进学堂,也没见过哪个官员会蹲在田里量土质。你做的事,和他们不一样。”

艾琳问:“那你来是为了什么?为了看看我能走多远?还是等我失败,回去讲一个笑话?”

“不是。”他说,“我是来看这盏灯能不能亮下去。如果能,我想留下,一起添柴。”

车厢里安静了一会儿。

“你知道推行联耕共营会遇到什么吗?”艾琳说,“地方官会说‘祖制不可改’,富户会怕分了他们的田,连百姓自己也可能不信——他们听过太多承诺,最后都变成新的赋税。”

“我知道。”莱昂点头,“所以我不会只说想法。我可以写方案,可以跑村子,可以一条条核对用工记录。我不需要名分,也不求职位。只要你允许我说真话,并且有人愿意听。”

艾琳盯着他看了很久。

然后她伸手,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子。封皮上写着《农政辑要》四个字。她翻开一页,将那束野花轻轻夹了进去。纸页合上,花茎露在外面一小截。

“明天还要去田里。”她说,“水利司的人会到新渠现场。你要是愿意,一起来。”

“我会去。”

“不用穿官服。”她补充,“也不用躲着说话。从今天起,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莱昂嘴角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忍住了。

马车缓缓停下。车帘掀开,外面是王宫偏门。守卫认出艾琳,低头行礼。两人下车,沿着青石回廊往内走去。

夜风穿过廊柱,吹起衣角。檐下铜铃轻轻晃动,声音清脆。

“你离开沃尔顿后,有没有人追你?”艾琳突然问。

“有。”

“你怎么活下来的?”

“有时候藏在运粮车里,有时候跟着商队走边道。最难的时候,在矿场做了两个月苦工。没人查身份,只要有力气就行。”

“你读过多少书?”

“家里的书房烧了,但我记得大部分。后来在路上捡到残卷,也向一些老学者请教过。真正的知识不在书页里,在田里,在市集,在人怎么活下来这件事本身。”

艾琳点点头。

前方是政务区的主楼。灯火通明,文书房还在办公。几个小吏抱着卷宗匆匆走过,见到艾琳连忙让路。

“商人代表明天上午到。”她说,“我们要谈海外通商的事。关税、风险分担、船队调度,每一项都要定清楚。”

“我可以准备材料。”莱昂说,“特别是关于北方航线的风险评估。我走过三次冬航,知道哪些港口会在风暴季关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