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狼烟再起,新帝立威(2/2)
龙椅上,赵珩面色不变,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武将行列。
果然,韩老将军忍不住了,大步出列,声如洪钟:「周尚书此言差矣!那额尔德尼乃是豺狼本性,贪得无厌!你示弱求和,他只会觉得你好欺,更加变本加厉!佛郎机人狼子野心,提供利器,所图非小!此刻若不展示雷霆手段,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待其整合草原,与西夷彻底勾结,则我朝北疆永无宁日!届时,战火连绵,耗费的国帑,牺牲的将士,岂是区区财帛可比?唯有迎头痛击,打出我焰朝天威,方能震慑群丑,保边境长治久安!」
「韩将军!你只知打杀,可知民生艰难?」周文渊反驳道,「国库还有多少银子可供你挥霍?永兴仓的窟窿还没填上!一旦战事不利,或是陷入僵持,天下动摇,谁人来负这个责任?」
「你……!」韩老将军气得胡子直翘。
「好了。」赵珩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他看向周文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爱卿忧国忧民,朕心甚慰。不过,朕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周爱卿。」
「陛下请问,老臣知无不言。」周文渊躬身。
「第一,」赵珩缓缓道,「若朕此刻许以财帛,那额尔德尼收了钱帛,却依旧扣关南下,朕是给,还是不给?若给,何时是头?若不给,之前所付,岂非资敌?」
「这……」周文渊一滞。
「第二,」赵珩继续道,「北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朕若示弱求和,那些原本畏惧我朝、或与额尔德尼有隙的部落,会如何看我朝?是会觉得我朝仁德,还是觉得我朝软弱可欺,从而倒向额尔德尼,使其势力更盛?」
周文渊额头微微见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珩的目光扫过全场,「佛郎机人远渡重洋,扶持额尔德尼,所图为何?难道是为了看我朝与北狄和睦相处吗?他们就是要搅乱这潭水,看我朝与北狄两败俱伤,好从中渔利!此刻退缩,岂非正中其下怀?今日让一步,明日佛郎机的战船,就可能开到朕的津门外!」
一连三问,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直指核心。殿内鸦雀无声,许多原本主和的官员也陷入了沉思。
赵珩没有给周文渊再辩解的机会,他站起身,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斩钉截铁的决绝:「故,朕意已决!北狄之事,绝无妥协退让之余地!」
「其一,着陇右节度使张文焕,即刻率三万精骑,驰援黑水峪,受王屹节度,务必将来犯之敌,给朕狠狠打回去!」
「其二,户部、兵部、工部,联动协作,全力保障前线军需供应,若有延误,严惩不贷!」
「其三,枢密院牵头,制定北疆全线应对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联络北狄反额尔德尼势力,实施分化瓦解!」
「其四,」他目光如电,看向周文渊等主和派官员,「国难当头,凡我臣工,当上下同心,共御外侮!若再有妄言求和,乱我军心、挫我士气者——」
他停顿了一下,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以通敌论处,决不姑息!」
「以通敌论处」五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周文渊等人脸色瞬间惨白,踉跄着退回班列,再不敢多发一言。
韩老将军等武将则是精神大振,齐齐躬身,声震屋瓦:「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这一刻,龙椅上的年轻皇帝,终于彻底展露了他的锋芒与爪牙,用不容置疑的意志,强行统一了朝堂的共识。
***
退朝之后,赵珩回到御书房,并未感到丝毫轻松。他知道,强硬的态度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北狄的情报、军需的保障、内部的稳定,千头万绪。
「陛下,」福顺悄声进来禀报,「‘青鸾’大人在外求见。」
「宣。」
很快,「青鸾」快步走入,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官服,眼神锐利,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显然昨夜至今未曾停歇。
「陛下,北狄方面,已加派三批斥候,动用最高级别暗线,全力探查。但额尔德尼掌控王庭后戒备森严,核心消息难以获取,需要时间。佛郎机人的踪迹,目前只在边境贸易点发现过一些疑似人员,暂无确凿证据证明其已大规模介入。」
「嗯,」赵珩点头,「此事急不得,但要抓紧。内部清洗如何?」
「回陛下,」「青鸾」精神一振,「根据孙詹事及监察院内鬼供述,已锁定了永嘉侯府、安国公府相关核心人员七名,中层官员十二人,宫中内侍三人。昨夜均已秘密控制。初步审讯,永嘉侯对此似不完全知情,多是其子与安国公府长子暗中勾结所为。他们的目的,除了阻止太子殿下清查永兴仓、揽权立威外,似乎……也与北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钱财往来,正在深挖。」
「钱财往来?」赵珩眼神一寒,「给朕查!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
「是!」「青鸾」领命,随即又道,「另外,在清查安国公府一处隐秘外宅时,发现了一些……东西。」
「何物?」
「青鸾」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封面无字的账册,双手呈上:「此物藏于暗格,以密文书写,破译后显示,是安国公府与沿海某些商号的资金往来记录,数额巨大。而其中几家商号,经查,近半年与疑似佛郎机人的商船,有过多次大宗交易,交易物品……包括生铁、硝石等违禁物资。」
赵珩猛地站起身,接过账册快速翻看,脸色越来越沉。
生铁、硝石!这些都是打造兵甲、制造火药的战略物资!安国公府,竟然胆大包天至此!不仅勾结内宦谋害储君,还可能资敌!
「好!好一个安国公!」赵珩气得冷笑连连,「朕原本还想看在他是开国勋贵的份上,留几分情面。如今看来,是朕太仁慈了!」
他看向「青鸾」:「证据确凿吗?」
「目前只有资金往来账目,物资流向还需进一步核实。但,」「青鸾」目光冰冷,「结合北狄剧变、佛郎机人现身,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赵珩在御案后踱了几步,猛地停下:「立刻增派人手,给朕盯死安国公府所有人,包括其姻亲、门生!所有与外界的联系,都给朕截断查清!同时,秘密控制与安国公府有资金往来的那几家商号主事人!」
「臣遵旨!」「青鸾」眼中闪过厉色,她知道,又一场更大的风暴要来了。
「青鸾」领命离去后,赵珩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内忧外患,错综复杂。北狄的新狼王,隐藏幕后的佛郎机人,蠢蠢欲动的内部蠹虫……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那里,并没有那片染血的瓷片。但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冰冷与沉重。
「父皇,」他在心中默念,「这‘打破’的第一步,儿臣已经迈出。接下来的路,无论多难,儿臣也会走下去。」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传朕旨意,召张文焕即刻入宫见驾!朕要在他出征前,亲自面授机宜!」
「是!」殿外侍立的内侍连忙应声,匆匆而去。
战争的阴云已然密布,而年轻的皇帝,决心要在这暴风雨中,劈开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