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退婚?废你江山做女帝! > 第297章 药香缭绕,杀机暗藏

第297章 药香缭绕,杀机暗藏(2/2)

目录

那医官如蒙大赦,连忙附和:「是极是极!老先生年事已高,脾胃虚弱,骤食寒凉之物,诱发急症,也是有的!」他转向统领:「统领大人,下官开一副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方子,让老先生服用几日,当可无碍。」

统领目光深沉地看了冷焰一眼,又瞥向那如释重负的医官,心中自有判断。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有劳太医开方吧。」

医官连忙写下药方,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石室。

统领却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冷焰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缓缓道:「先生受惊了。王爷已下令彻查此事,定会给先生一个交代。从今日起,先生的饮食,会由专人另行准备,确保洁净。」

冷焰“挣扎”着想要起身道谢,却被统领虚按一下阻止了。

「先生好生休养,王爷还等着先生查阅典籍,寻找根治寒毒之法。」统领意有所指地说道,随即转身离去,并吩咐侍卫加强看守,任何送入石室的东西都必须严查。

石门再次关上。冷焰缓缓放松了紧绷的身体,躺在干草上,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第一步,成了。经过这番“中毒”风波,她的“老迈体弱”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间接向萧绝表明,有人不想他好起来,而她这个能缓解他痛苦的人,正处于危险之中。这不仅能博取一丝微妙的同情,更能让萧绝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对她施加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投毒事件本身,就像一根刺,扎进了萧绝心里,无论他信不信是“受寒”,都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更深的猜忌。

内耗,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

下午,她的“病号饭”果然换了,是一碗热气腾腾、用料扎实的肉糜粥和几样精致小菜,由一名萧绝身边的亲信内侍亲自送来,并当着她的面试吃了一口,以示安全。

冷焰“感激涕零”地用了餐,精神似乎也“好转”了许多。

次日一早,她便拿着那枚黑铁令牌,在两名侍卫的“陪同”下,第一次踏入了太医署的藏书阁。

藏书阁位于太医署深处,是一栋独立的、守卫森严的三层木楼。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书卷与药材混合的独特气息。持令牌一路畅通无阻,守卫验过令牌后,恭敬地放行。

踏入阁内,冷焰眼底闪过一丝震撼。只见巨大的书架鳞次栉比,直通屋顶,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无数竹简、帛书、纸册,分类明确,浩如烟海。从最基础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到各地进献的民间偏方、前朝宫廷秘录,乃至一些标注着“异域”、“海外”的奇特医书,应有尽有。这里几乎是囊括了整个胤朝乃至周边国度最精华的医药知识。

那两名侍卫守在门口,并未跟进来,显然萧绝给了她一定的自由,但视线仍在掌控之中。

冷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佝偻着背,开始像一个真正渴求知识的老医者那样,在书架间缓慢踱步,手指颤巍巍地拂过那些或新或旧的书脊,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她的目标明确:一是所有关于“阴寒噬心”毒性与“火蟾”的记载;二是胤朝历代皇帝的脉案与用药记录,尤其是先帝晚年的;三是任何可能与“惠妃案”相关的蛛丝马迹,比如当年经手太医的笔记,或是一些被封存的宫廷秘闻录。

她先从标注着“奇毒”、“蛊瘴”的区域开始翻阅。这些典籍大多年代久远,纸页泛黄脆弱。她看得极慢,时而蹙眉,时而摇头,时而“恍然大悟”,完全沉浸在一个老学究的状态中。

实际上,她过目不忘的能力正在飞速运转,将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刻入脑海。关于“阴寒噬心”的记载果然稀少且语焉不详,只提及此毒罕见,源自极北苦寒之地,中者经脉渐凝,如坠冰窟,非至阳之物不可解。而关于“火蟾”的记载则相对多一些,但也强调了其稀有与捕捉的困难,并有提及“火蟾干体药性流失,新鲜血液方具奇效”的说法,与她之前对萧绝所言相互印证。

她将这些信息默默记下,然后转向存放帝王脉案的区域。这里的守卫似乎更为严密,书架上也落着更厚的灰尘,显然少有人至。她凭借令牌,得以进入这片禁区。

她直接找到了先帝胤惠帝晚年的脉案记录。厚厚的一摞册子,记录着这位曾经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命最后几年的身体状况。起初是一些老年常见病,风寒、咳嗽、精力不济,用药也多是温补调理。但翻到倒数第二年,脉案记录的风格陡然一变!

字迹变得潦草而隐晦,记录的症状也开始古怪起来。时而“躁狂易怒,心悸失眠”,时而“畏寒怕冷,四肢厥逆”,用药也变得凶猛而矛盾,既有大寒之物的朱砂、水银,又有大热之物的附子、肉桂,仿佛御医们在为什么难以言说的病症而焦头烂额,胡乱用药。

冷焰的心跳微微加速。这种症状,这种用药……分明是中了某种慢性奇毒,导致身体阴阳失衡、五行紊乱的迹象!而且下毒之人手法极为高明,用量控制得恰到好处,让御医们难以确诊,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加速了胤惠帝的死亡!

她的目光死死盯在记录症状的那几行字上:“……夜惊多梦,常呼‘惠妃’名……”“……偶见肌肤下有青黑脉络隐现,片刻即消……”

惠妃!青黑脉络!

冷焰的呼吸几乎停滞。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继续往后翻。在胤惠帝驾崩前三个月的脉案中,她发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几乎被忽略的备注,笔迹与前面不同,显得更加沉稳工整,像是后来添上去的:

「……陛下私下召见,言及体感异样,疑与‘柔芷香’有关。然查香源,并无所得。嘱停用旧香,另配安神香。然陛下似有难言之隐,未再提及。」

柔芷香!

冷焰瞳孔骤缩。这是一种前朝宫廷曾流行过的熏香,香气淡雅持久,有宁神之效,但其制作工艺复杂,其中一味核心香料“芷萝藤”若与另一种名为“赤焰椒”的常见食材长期同处一室,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慢性毒素,侵蚀心脉,初期症状便是失眠心悸,后期则会出现畏寒与皮下淤血!

而这“赤焰椒”,正是胤惠帝晚年因口味变化,几乎每餐必用的调味料!

这不是巧合!这是一场精心策划、利用饮食与熏香相克原理的、长达数年的隐秘投毒!

谁有能力在胤惠帝的饮食和熏香上同时做手脚,并且让皇帝本人都有“难言之隐”,不敢深究?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当时掌控六宫、并且能在御前自由走动的人!

太后!

冷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如果真是太后……那萧绝知不知道?他对自己生母惠妃的死的认知,是否从一开始就是被扭曲的?他弑兄夺位,是否也在这双幕后黑手的推动之下?

她感觉自己正在揭开一个巨大阴谋的冰山一角,而这个阴谋的核心,直指当今胤朝最有权势的两个(或许曾经是三个)人。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本关键的脉案放回原处,又随意翻看了几本其他时期的脉案,掩饰自己的真实目标。直到日头偏西,藏书阁内光线渐暗,她才揉着“酸涩”的眼睛,捶着后腰,慢吞吞地走了出来。

守在门口的侍卫见她出来,立刻跟上。

回到石室,冷焰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今日的发现,信息量太大,她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在萧绝与太后之间,再埋下一颗更重磅的炸弹。

她看着角落里那包藏着追踪蛊的金锭,又看了看火盆中即将燃尽的炭火,一个新的计划雏形,开始在脑中缓缓成型。

或许,她可以“帮”萧绝“找到”他寒毒久治不愈的“真正原因”?比如,指向慈宁宫某种特有的、与“赤焰椒”功效类似的熏香或香料?

就在她沉思之际,石室的门被敲响了。门外传来内侍尖细的声音:「先生可在?王爷有请,询问先生今日查阅典籍,可有收获?」

冷焰目光一闪,收敛起所有情绪,脸上再次堆满属于“老神医”的疲惫与恭敬,应声道:「在,在!老朽这就来!」

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袍,她深吸一口气,拉开了石门。新一轮的博弈,即将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