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知识传承的晨课(2/2)
“晨课暂停。”林野突然起身,骨刀在石柜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阿正,把‘定影液’拿来,就是用变异芦荟汁和铅粉调的那种。”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摊开的典籍,《九章算术》的残页在晨光下开始呈现出异常的反光,纸页中的铁线草纤维正在辐射影响下直立起来,像无数细小的指针指向同一个方向——红锈林的深处。
阿正抱着陶瓮回来时,发现林野正用铜制矩尺测量那些虫蛀孔洞。老人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矩尺的边缘与三孔一组的孔洞完美贴合,在地面投下的影子组成不断重复的图案:螺旋套着方形,方形嵌着星点。“这些不是虫蛀的。”林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骨刀在孔洞旁的纸页上轻轻敲击,“是有人用特制的工具钻的,你看这孔径,精确到0.01寸。”
定影液泼在纸页上的瞬间,那些孔洞周围的纤维突然变色,从淡黄色转为深褐色,在纸页上显露出完整的星图轮廓。北斗七星的位置恰好与九组孔洞重合,斗柄的延长线末端,有个用更小的孔洞组成的螺旋——与地图上尖塔的标记完全一致。阿正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片昨天捡的透明纤维,将其覆盖在螺旋标记上,纤维竟顺着孔洞的轨迹自行收缩,形成个立体的微型尖塔。
“是坐标。”林野的指尖在星图上轻轻点过,每个星点对应的孔洞数量都不同,“三孔代表天枢,五孔代表天璇,这些数字组合起来,就是尖塔的精确方位。”他突然意识到长老为何总在晨课时强调“辨纸性”,那些隐藏在纤维与墨迹间的知识,从来都不是死的文字,而是能在特定时刻苏醒的密码。
老周突然在门口惊呼一声。林野冲出去时,看见谷外的石头上果然刻满了符号,那些符号与《九章算术》的虫蛀孔洞同出一辙,只是排列方式更为复杂,在晨光下组成不断流动的算式。更令人心惊的是,每块石头的阴影在地面拼出的形状,都与修复室里那些纤维投影一模一样,随着太阳升高,阴影中的螺旋正在缓慢旋转。
“是净化者留下的。”林野的目光落在最外侧的石头上,那里刻着个巨大的“7”,旁边的符号组合起来恰好是“43”——0.43Sv\/h,正是处理旧纸张纤维的临界辐射值。他突然明白晨课的真正意义,那些被一代代守卷人传承的知识,不仅是修复典籍的技艺,更是解读危机的钥匙,是在辐射与混乱中保持清醒的锚点。
回到修复室时,《九章算术》的残页已恢复平静。林野将定影液小心地涂在星图上,纸页发出细微的嘶响,那些铁线草纤维渐渐凝固,将秘密重新封存。阿正蹲在旁边,用三粒糙米在地上摆出直角,少年的动作已经稳了许多,晨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睫毛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投下细密的网,像正在编织的知识脉络。
“晨课继续。”林野的声音重新变得沉稳,他将《九章算术》小心地收入石柜,“接下来,学‘纠错’。”他从木架上取下另一卷典籍,那是阿正前日修复的《海岛算经》,纸页上的墨迹边缘泛着不正常的青色——那是用错了粘合剂的缘故,少年误将红锈林的荆棘汁混入了桑皮纸浆。
“知识的传承,既要学对的,也要识错的。”林野用骨刀挑起纸页的一角,那里的纤维已经开始脆化,在阳光下呈现出玻璃般的透明,“荆棘汁里的酸性物质会分解铁线草的晶体结构,就像错误的认知会扭曲传承的本质。”他的目光越过阿正的肩膀,落在修复室窗外那片初生的晨光里,那里有新的纤维正在辐射场中悄然生长,带着未知的危险,也藏着待解的秘密。
阿正的手指在《海岛算经》的残页上轻轻摩挲,少年突然明白林野为何总在晨课时选择最破旧的典籍。那些布满瑕疵的纸页,那些被虫蛀、被辐射污染的纤维,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材,它们诉说着知识传承的艰难,也见证着守卷人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执着。
晨光渐渐升高,修复室的亮斑随之移动,在青石板上拼出更复杂的图案。林野将《海岛算经》的残页浸入定影液时,发现纸页的纤维在液体中呈现出奇异的流动——不是随机的扩散,而是按照某种算式的轨迹游走。他突然想起长老临终前的眼神,那里面藏着的,或许不只是对过往的遗憾,更是对这种传承的信任:相信总有一天,这些散落的知识碎片会在某个晨光熹微的早晨,突然拼出完整的真相。
老周在门口点燃了艾草,淡紫色的烟雾顺着门缝溜进修复室,与晨光交织成朦胧的纱幔。阿正学着林野的样子,用铜制矩尺测量《海岛算经》里的插图,少年的动作已经有了几分沉稳,矩尺的直角与图中的海岸线完美重合。在他身后,《九章算术》的残页安静地躺在石柜里,那些隐藏着坐标的孔洞在黑暗中等待,等待着被正确的知识唤醒,指引着他们走向尖塔,走向所有秘密的终点。
林野望着窗外那片越来越明亮的晨光,突然觉得知识的传承就像这清晨的阳光,即便被穹顶的裂缝切割得支离破碎,最终仍能在地面拼出温暖的亮斑。他将骨刀轻轻放在石柜上,刀面的反光中,自己的影子与阿正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像株正在生长的双生树,根须扎在古老的典籍里,枝叶伸向未知的将来。
晨课还未结束,修复室的典籍们在晨光中静默着,它们知道,只要还有人在每个清晨抚摸它们的纤维,解读它们的密码,那些被“大断裂”撕碎的文明,就终有重新拼凑完整的一天。而这日复一日的晨课,就是通往那一天的阶梯,每级台阶都刻着两个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