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噬铁虫的传说考据(2/2)
林野将拒铁草粉末与金属残片放在一起,粉末接触到残片上的纤维时,立刻腾起淡蓝色的烟雾。显微镜下,那些螺旋状的结晶在烟雾中迅速解体,释放出细小的气泡——是金属被腐蚀后的氢气。“不是厌恶,是克制。”他用探针搅动烟雾,“这草里含有能中和强酸的生物碱,是噬铁虫的天然克星。”
典籍库外传来守谷人的呼喊。林野冲到门口,看见西坡的方向升起一股黑色的浓烟,铅仓库的屋顶正在冒着火星。守谷人指着雪地上的痕迹大喊:“是银色的虫子!一群一群的,在啃仓库的铅板!”
林野抓起陶瓮就往西坡跑,阿正和老周紧随其后。雪地上的足迹呈现出奇特的网状,无数细小的银色轨迹从红锈林边缘延伸至仓库,像一张闪光的捕兽网。靠近仓库时,能听见刺耳的“滋滋”声,铅板表面正被无数米粒大小的虫子啃噬,留下密密麻麻的孔洞,每啃食一口,虫体就会膨胀一分,外壳的金属光泽也更亮一分。
“撒粉末!”林野将拒铁草粉末大把撒向虫群,蓝色烟雾腾起的瞬间,噬铁虫像被灼烧般蜷缩起来,银白色的躯体迅速变黑。但仍有部分虫子在烟雾中挣扎,它们的外壳呈现出更深的金属色,显然对粉末产生了抗性——这些虫子的头部,隐约可见红色的斑点,与净化者纤维上的标记相同。
“是被改造过的品种。”老周的十字弩射出蘸过拒铁草汁液的箭矢,箭头落地的位置形成一圈蓝色的烟雾屏障,“它们在适应克星,净化者在不断改良它们!”
林野突然注意到仓库的墙角,那里的雪地上插着根银白色的纤维管,管口正源源不断地涌出噬铁虫。他冲过去用青铜短刀斩断纤维管,断口处流出的不是液体,而是银白色的丝线,丝线中包裹着无数细小的虫卵,在阳光下像流动的银河。
“这是培育管。”林野用刀将丝线挑起,发现纤维管的内壁刻着极小的“734”编号,“净化者在批量培育噬铁虫,用纤维管输送到各个目标点。”他突然想起异常电磁信号捕捉到的坐标,其中一个就在西坡的地下——那里很可能有个庞大的培育基地。
清理完虫群后,铅仓库的屋顶已坍塌了一半。林野望着满地变黑的噬铁虫尸骸,突然发现它们的聚集轨迹在雪地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螺旋,中心恰好对准仓库地下的暗河入口——与长老笔记中记载的“纤维通道”完全吻合。“它们不是随机攻击,是在破坏我们的铅储备,同时打通通往谷内的通道。”
回到典籍库时,暮色已开始弥漫。林野将噬铁虫的尸骸样本与《古虫异闻》的插画对比,确认这种生物在“大断裂”前就已存在,只是当时的体型更小,对金属的腐蚀性也弱得多。“净化者找到了古籍中的记载,用辐射和纤维改造了它们。”他在羊皮纸上画出噬铁虫的进化图谱,“从自然生物变成了可控的武器。”
阿正突然在《红锈林灾异录》中发现了一段被忽略的记载:“……庚辰年,尖塔下有虫灾,食尽铁制门锁,灾后塔内典籍失窃,唯余满地银灰色虫蜕……”少年的手指在“银灰色虫蜕”几个字下重重划线,“林哥,这和苏锐兄妹要找的星核石有关!噬铁虫在守护尖塔的入口!”
老周将拒铁草粉末分装成小袋,每个袋子里都放了片《古虫异闻》的书页残片。“今晚得在所有金属设施周围撒上粉末。”老人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拒铁草在红锈林的数量越来越少,净化者肯定也在想办法消灭它们。”
林野的目光再次落在《荒经》残卷的孔洞上。在灯光下,那些圆形的痕迹突然呈现出规律的排列,像某种密码。他用尺子测量间距,发现每个孔洞之间的距离都是0.7寸,与档案谷防御栅栏的铅板厚度完全一致——这不是巧合,是有人在用噬铁虫的咬痕传递信息,暗示防御的薄弱点。
夜幕降临时,典籍库的灯光在雪地里拉出长长的影子。林野将所有关于噬铁虫的记载整理成册,放在最上层的书架,与长老的加密笔记并排。他知道这场考据不仅揭示了一种生物武器的秘密,更暴露了净化者的战略——用古籍中的传说改造生物,用自然的力量摧毁文明的防线。
阿正将最后一片虫蜕标本夹进图鉴时,发现标本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荧光,壳膜上的螺旋纹路与尖塔的星图产生了共振,像一张缩小的地图。“它们真的是活的钥匙。”少年的声音带着敬畏,“既守护着秘密,也指引着方向。”
林野望着窗外红锈林的方向,那里的夜空格外清澈,北斗七星的光芒穿透辐射尘,在雪地上投下淡淡的光晕。他突然明白,噬铁虫的传说从不是简单的灾异记录,而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警示,是刻在时光里的防御指南。而他要做的,不仅是考据传说,更是要在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找到对抗现代威胁的方法。
典籍库的木门在身后关上时,林野最后望了眼那本《古虫异闻》。月光透过窗棂,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无数只爬行的噬铁虫,在文字间穿梭,将过去的警示与未来的危机,编织成一张无法割裂的网。而网的中心,就是红锈林深处那座沉默的尖塔,和塔下隐藏的所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