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绿芒焕新生机,万界共绘共生卷(2/2)
这些变化被实时传回双宇星云协作中心,林越在跨星云协作理事会会议上,向各文明代表展示了绿芒星云的改造成果。光幕上,绿芒谷的绿色植被逐渐增多,居民们在新建的居民屋内生活得井然有序,孩子们在绿芒藻防护带旁嬉戏玩耍,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让在场的修士们频频点头。
“绿芒星云的改造成果,证明‘四星协作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也为后续新星云的入盟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林越说,“目前已有十五个新星云文明提交入盟申请,联盟将按照‘成熟一个、接纳一个’的原则,逐步将它们纳入跨星云协作网络。同时,我们要启动‘万界共生计划’,在中立界建设‘双宇宙共生博物馆’,展示各星云的协作成果,让‘万界同心’的理念深入人心。”
理事会成员纷纷表示支持。云絮长老云絮提议:“博物馆应设立‘文明足迹’展区,收录各星云从荒芜到繁荣的变迁影像,让参观者直观感受跨星云协作的力量。”螺旋长老旋穹补充:“还要设立‘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亲手培育共生花幼苗,体验生态改造的过程,特别是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共生’意识。”
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很快启动。中立界的能工巧匠们齐心协力,用云絮晶、螺旋法则晶、星雾晶、晶蓝矿与绿芒藻纤维共同打造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建筑的外形如同一朵绽放的四星共生花,花瓣部分分别对应五大星云的展区,花心则是“万界共生”主题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由各文明法则晶共同打造的“共生丰碑”,碑身上刻着各文明的协作宣言。
与此同时,绿芒星云的“绿芒-四星资源交易所”正式开业。交易所的光幕上,实时显示着五大星云的资源供需信息:绿芒星云的绿芒藻、云絮星云的雾晶花、螺旋星云的螺旋能源转换器、星雾星云的星雾晶、晶蓝星云的晶蓝矿、荒星的共生花幼苗,各类资源的名称、数量、交换方式清晰可见。
首批前来交易的绿芒居民绿禾,用家中多余的绿芒藻兑换了一台螺旋能源转换器。“有了这个转换器,我家的绿芒藻培养箱就能24小时运转,以后能培育更多绿芒藻,帮助更多地方改善土壤。”绿禾兴奋地说,“还要谢谢晶蓝修士帮我安装,现在我终于能自己操作能源设备了。”
负责交易所运营的螺旋修士旋舟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交易所的‘技术支援站’随时为大家提供帮助,不管是能源设备的使用,还是共生花的培育,只要有问题,都能来这里咨询。”
交易所的热闹景象,被实时传回双宇星云协作中心。林越看着光幕上的画面,对身旁的墨尘说:“绿芒星云的蜕变,是‘万界同心’理念的又一次实践。从荒星的育苗基地,到云脉星的居民迁居,从螺旋星云的协作,到绿芒星云的新生,每一步都离不开各文明的携手同行。”
墨尘点头,递上最新的“万界共生计划”进展报告:“目前已有二十个星云文明加入跨星云协作网络,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已完工,下个月就能对外开放。我们还收到了来自‘星尘星云’的入盟申请,其文明掌握的星尘能量转化技术,对跨星云设备的升级具有重要价值。”
林越翻开报告,看到其中还附着星尘星云的星图与资源报告。“很好!”林越合上报告,“让跨星云协作理事会尽快启动星尘文明的入盟评估,同时安排技术团队前往星尘星云开展前期勘测,为后续的协作做好准备。”
夜幕降临时,绿芒谷试点的四星共生花已长出花苞,淡绿的花苞上隐约浮现出四色纹路,预计三日後便能绽放。绿芒居民们与技术团队围坐在花田旁,举办了一场简单的“新生庆典”。绿芒孩童们唱起了新编的《绿芒共生歌》,歌声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技术团队的修士们则分享着各星云的故事,从云脉星的雾晶花田,到螺旋主星的共生草,再到晶蓝主星的晶蓝柱,每一个故事都让绿芒居民们心生向往。
小石与晶小蓝带着绿芽等孩童,在花田旁种下了第一株“绿芒-四星共生花”的种子,约定等种子发芽,就邀请五大星云的小朋友来绿芒谷做客。“以后我们要和所有星云的小朋友一起,种出更大的花田,让整个宇宙都充满生机。”小石轻声说,目光望向深邃的星空。
星空中,绿芒星云的淡绿光带与四大星云的光带紧密相连,形成一道跨越星海的五彩光带。凌霄站在跨星云联合舰队的舰桥内,望着星图上不断扩大的协作网络,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的云絮探索,到如今的万界协作,跨宇宙文明联盟已在星辰大海中开辟出一条共生之路。
他知道,这条道路还会继续延伸,未来会有更多星云、更多文明加入,共同描绘一幅“万界共生”的宏伟画卷。而那些亲手种下的共生花,那些跨越星云的温暖连接,那些代代相传的协作理念,终将在永恒的星辰大海中,绽放出永不凋零的生机与希望,让“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誓言,响彻每一片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