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夜半琴声(2/2)
“要不要……去看看?”赵雨的声音在寂静的宿舍里显得格外突兀,她的胆子最大,虽然也有些害怕,但还是忍不住小声提议道。
然而,她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没有人说话,宿舍里一片死寂,只有那钢琴声还在继续回荡着。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还是别去了吧,太可怕了……”
“可是这样一直听着也不是办法啊……”赵雨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只是站在走廊上听听,绝对不下楼。毕竟,谁也不知道那钢琴声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如果贸然下楼,万一遇到什么危险可就糟糕了。
推开宿舍门,我们发现走廊上已经站着几个别班的女生,同样面色惶恐。
“你们也听到了?”她们低声问。
彼此确认后,恐惧似乎减轻了些。后来听说那晚有胆大的女生组队去厕所方向探查,结果什么都没发现,唯有琴声仍在持续,仿佛来自虚空。
周一回到教室,这事已经传遍了年级。男生们大多嘲笑我们女生胆小,编故事自己吓自己。然而第二天,几个男生红着脸承认他们起夜时也听到了“那玩意儿”。
流言愈传愈广,终于惊动了校长。他派了体育老师“彻查”此事。三天后,我们在晨会上听到了“官方解释”——厕所后面居民楼里有个初中生晚上练吉他,声音在夜深人静时传来,产生了“类似钢琴的效果”。
这解释实在牵强——谁家孩子凌晨两点练琴?吉他声能像钢琴?
但既然学校发了话,我们也不再公开讨论。奇怪的是,自从那次集体听到琴声后,它就再没出现过。大家渐渐放松了警惕,甚至开始自嘲当时的惊慌失措。
中考前一个月,初一初二的学生终于返校了。校园重新充满生机,那些关于夜半琴声的传闻也真的成了“故事”。
毕业离校那天,我和小琳特意绕到宿舍楼后的围墙边。墙外是几栋老旧的居民楼,安静地立在夏日阳光下。
“其实后来我问了附近住户,”小琳突然说,“那几栋楼里根本没有学乐器的孩子。”
我愣住了:“那声音是...”
小琳摇摇头,笑了:“不知道。也许真是我们的集体幻听?压力太大了嘛。”
我也笑了,接受这个解释。那些惊恐的夜晚仿佛已经非常遥远。
多年后同学聚会,我们又聊起那段往事。一个曾经在校长办公室帮忙的男生喝多了,透露实情:当年体育老师确实去调查了,居民楼里确实没有半夜弹琴的人。学校怕影响中考,才编了个理由。
“那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追问。
男生醉眼朦胧:“老音乐教室有架破钢琴记得吗?体育老师说发现那钢琴的键上有灰尘被碰过的痕迹...不过他说肯定是野猫跑的。”
众人哄笑,转而聊起别的话题。
我却突然想起——老音乐教室就在我们宿舍楼对面,而那栋楼因为疫情一直是锁着的。
窗外夜色渐深,我低头抿了口饮料,没有说出这个巧合。
有些谜题,或许永远不需要答案。那段共度的惊恐时光,早已成为我们青春记忆中特殊的一页。每当回首,我仿佛还能听到那夜半的琴声,遥远而清晰,提醒着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不可复制的年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