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330章 云上的赠礼

第330章 云上的赠礼(2/2)

目录

小明一直学习成绩平平,尤其是数学,怎么学都不开窍。可自那之后,他忽然觉得头脑清晰了许多,老师讲的课一听就懂,成绩突飞猛进。他说,每次思考时,总觉得脑海中有一位老人在对他微笑鼓励。

而我,则发现自己对声音变得异常敏感。从前音乐课老是跑调,现在却能准确分辨出每个音符的差异。更奇妙的是,我无意中拿起爷爷的旧笛子,没人教就能吹出简单的旋律,仿佛早就学过一般。

镇上其他见过真人的孩子也各有变化:有的忽然擅长画画,有的跑步飞快,有的能记住看过的每一本书……渐渐地,大家意识到,这或许是云鹤真人给予的某种“赠礼”。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得到了这样的能力。镇上有个叫赵四的杂货店老板,他也声称见到了真人,却什么特殊能力也没得到。赵四为人精明,爱占小便宜,常以次充好卖给孩子们过期的零食。真人现身那天,他确实也在路上,是去接儿子的,但他私下里承认,当时只顾着担心天上的“异象”会不会影响生意,根本没仔细看。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小雨后来考上医学院,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医师;小明攻读数学,现在是一所大学的教授;我则成了民族乐团的笛子演奏家。其他同伴也大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

每年回乡聚会,我们都会谈起那个改变命运的黄昏。让我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同样的际遇,却带来了不同的能力?真人的赠礼究竟有何深意?

直到去年,已经退休的小学张老师病重,我们几个去医院探望。张老师桃李满天下,病榻前围满了前来照顾的学生。看着这温馨的场面,张老师虚弱地笑了:“你们知道吗?我最骄傲的不是教出了多少优秀学生,而是看着你们互帮互助,用各自的长处回馈这个小镇。”

她接着说:“记得你们小学时见过的云鹤真人吗?后来我查了不少本地史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青石镇几乎每代人中都有人声称见过真人,而每次现身之后,镇上总会涌现一批在各行各业有所作为的人,他们共同推动着青石镇的发展。”

张老师的话让我恍然大悟。回家后,我开始认真查阅镇志和家族史料,渐渐拼凑出一个更完整的图景。

原来,明心后来成为一代名医,终身免费为穷人看病;他晚年收了许多徒弟,将医术发扬光大。而那眼仙泉,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因山体滑坡被掩埋。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家祖上竟然也与这传说有关。曾祖父曾是镇上出色的木匠,他雕刻的龙凤栩栩如生。家族传说,他曾因帮助修复镇上的古寺而梦见白须老翁传授技艺。而小雨的祖先,据说就是明心的徒弟之一;小明的祖上则出过一位数学家,曾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珠算口诀,至今仍在本地流传。

原来,我们并非云鹤真人唯一的眷顾者。几个世纪以来,他一次次现身,一次次赠予,滋养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今年春天,我们几个儿时伙伴决定联手为家乡做点什么。小雨发挥医术特长,在镇上开设免费义诊;小明利用学术资源,帮助镇小学建立数学教育基地;我则组织音乐工作坊,教孩子们学习传统乐器。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我们筹备这些项目时,镇上的孩子们在西山郊游时,竟然意外地重新发现了那眼被掩埋多年的仙泉!我们集资修复了泉眼,并在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刻上云鹤真人和明心的故事。

泉眼修复那天,镇上的老人们都说,泉水还像传说中那样甘甜。而更巧合的是,参与发现泉眼的几个孩子,都说是受到我们这些“得到真人赠礼”的叔叔阿姨们的影响,才热衷于探索本地历史文化的。

站在仙泉边,我看着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忽然明白了什么。云鹤真人的赠礼,从来不是单纯的特殊能力,而是一颗种子——一颗唤醒潜能、激发善行、联结社区的种子。真正的奇迹,不在于一瞬间的超凡体验,而在于如何将这份馈赠转化为滋养世界的力量。

上个月,我女儿从学校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她和同学们在放学路上看到云上站着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对着他们微笑。

“爸爸,那是真的神仙吗?”她眨着大眼睛问。

我摸摸她的头,望向西天那朵被夕阳染红的云彩,微笑着说:“也许是云鹤真人又来探望青石镇了。记住这一刻,孩子,这可能是他送给你的礼物。”

不知是不是错觉,在那朵云消散的刹那,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位慈祥的老人,抚着长须,对着人间微笑。一如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黄昏,一如几个世纪以来,他一直做的那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