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扇推开的窗(2/2)
他既兴奋,又紧张,脑子里反复推敲着明天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每一个细节,他都想到了。
第二天一早,他用兜里剩下的钱,奢侈地去国营饭店买了一个肉包子和一碗豆浆,吃得浑身都暖洋洋的。
八点五十分,他将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怀里揣着那几件“宝贝”,准时出现在了供销社的大楼前。
当他再次走进这栋大楼时,他的心态已经和昨天,截然不同。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
他的眼神充满了自信。
他路过二楼采购科的门口时,眼角余光瞥见昨天那个嗑瓜子的年轻人,正无所事事地拿一张报纸扇风。
年轻人也看到了他,眉头一皱,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晏建民却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径直从他门口走了过去,朝着三楼走去。
那副目不斜视,理直气壮的样子,反倒把那个年轻人,给弄得一愣一愣的。
三楼,主任办公室。
门是关着的。
晏建民深吸一口气,抬起手,用一种沉稳而又有力的节奏敲了敲门。
“咚,咚咚。”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晏建民推开门,走了进去。
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窗明几净。
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一个铁皮文件柜,两张待客的椅子,墙上还挂着一幅“为人民服务”的字画。
马主任正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桌后审阅着一份文件。
看到晏建民进来,他放下了手里的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来了?坐吧。”
“哎,马主任。”
晏建民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坐下。
而是恭恭敬敬地,将怀里的布包,放在了那张宽大的办公桌上,然后,一层一层地将其打开。
当那几件精致的玩具,完整地呈现在马主任面前时。
即便是他这样见多识广的老干部,眼神里也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拿起那个关节可以活动的木头小人,用手指仔细地摩挲着它的每一个边角。
光滑,圆润,没有一丝一毫的木刺。
他又拿起一块红色的积木,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确实,没有寻常油漆那股刺鼻的味道,只有一股淡淡的木头清香。
“说说吧。”他将玩具放下,看着晏建民,缓缓开口,“你们这个玩具,好在哪儿?凭什么能让我们供销社,卖你们的东西?”
来了!
晏建民心里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他将昨天晚上,演练了无数遍的说辞,不疾不徐,清晰地复述了一遍。
从德国进口的设备,到圆润无刺的打磨工艺,再到无毒环保的漆面,和充分考虑到儿童安全的设计理念。
他没有夸夸其谈,说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
马主任一直没有插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等晏建民说完,他才开口。
“东西确实不错。”他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但是,价格呢?跟县国营玩具厂比,怎么样?”
“价格……是比国营厂的,要贵上两成。”晏建民没有隐瞒,在这种老狐狸面前,撒谎是最愚蠢的行为,“但是,马主任,我们贵有贵的道理!我们贵在安全,贵在质量,贵在我们的东西,能让家长买得放心,孩子玩得开心!”
“国营厂的玩具,您也知道,那木头刺,有时候都能扎到孩子手里,那油漆,掉得一块一块的,天知道孩子吃了,会不会生病!”
他这番话,说得恳切,也说到了点子上。
马主任沉吟了片刻,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又问道:“产量呢?你们一个月,能生产多少?”
“只要原料跟得上,我们厂一个月能生产这样的木偶五千个,积木一万套!”晏建民报出了一个让马主任眼皮一跳的数字。
这就是“洋设备”的底气!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马主任拿起桌上的一个布娃娃,翻来覆去地看着,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晏建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许久,马主任放下了手里的布娃娃。
他没有说“买”,也没有说“不买”。
而是当着晏建民的面,拿起了桌上那台黑色的老式拨盘电话。
“咯噔,咯噔……”
随着一阵清脆的拨号声,电话接通了。
“喂?我,马向东。”他的声音,变得威严起来,“让你们采购科的李科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挂断电话,他对还有些发懵的晏建民,淡淡地说道。
“你就在这儿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