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买车了(2/2)
而那最烫的锅中心,无疑就是红旗大队,安平玩具厂。
先是那三辆崭新的汽车,尤其是那辆乌黑锃亮的伏尔加,像一个移动的丰碑,每天在县城和村子之间穿梭,无声地宣告着这个新兴工厂的雄厚实力。
紧接着,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以一种非官方的却传播得更快的速度,从县政府大院里流传了出来。
“听说了没?玩具厂要搞那个什么……经济速生林!”
“速生林?种树?种树能干啥?烧柴火?”
“你懂个啥!我听我那在县里上班的远房侄子说,这树是宝贝,是美国来的洋品种,长得飞快,几年就能成材,专门给玩具厂做那些高档玩具用的!”
“那跟咱们有啥关系?那是人家厂里的事。”
“关系可大了!听说啊,这次种树,不光是他们红旗大队,要从全县招人!被选上的,不光给地给你种,年底有分红,每个月还给你发工资哩!”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十里八乡的田间地头,激起了千层浪。
靠山公社的几个社员,蹲在地头抽着旱烟,一边拔着地里的杂草,一边压低了声音议论。
“老张,你消息灵通,这事到底准不准啊?真给发工资?”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满眼期盼地问道。
被叫做老张的男人,是公社里的会计,他故作神秘地磕了磕烟袋锅。
“还能有假?我昨天去县里开会,亲耳听见人家林业局的干部说的!这叫企业加农户模式,是市里领导都点了头的大好事!”
“我的乖乖!”那汉子眼睛都直了,“那……那咱们能报上名不?”
“难!”老张摇了摇头,“我可听说了,这次招人,条件苛刻着呢,要根正苗红的农民,要家里困难的优先,还得参加什么培训和考试!全县多少人盯着呢,打破头都抢不上!”
“哎哟喂,这可咋整!早知道,当初玩具厂招工的时候,就该让我家那小子去试试!现在可好,想进厂进不去,这好事又赶不上!”
类似的对话,在安平县的每一个角落里上演着。
那些原先对玩具厂不屑一顾,认为办厂长久不了的人,此刻都坐不住了。
他们开始四处托关系,打听消息,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搭上这趟能每月领工资的快车。
而红旗大队的村民们,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们每天围在晏卫国和晏建军的家门口,端着饭碗,递着烟,旁敲侧击地打听着招聘的细节。
晏卫国现在可真是今非昔比。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蓝色干部服,每天不是在厂里开会,就是去县里协调,说话办事都带着一股子厂长的沉稳气度。
“卫国啊,你看叔跟你从小玩到大,咱们这关系……这次那速生林的名额,能不能给叔留一个?”
“三叔,这事我可真做不了主。”晏卫国摆了摆手,一脸严肃地说道,“明洲说了,这次招聘,必须由县里统一组织,公开透明,谁来说情都没用!咱们红旗大队的人,也得一样参加考试,凭本事吃饭!”
他的话虽然不近人情,却让那些真正想凭本事吃饭的村民,心里更加踏实了。
就在这股关于速生林的热潮席卷全县时,安平玩具厂内部,也迎来了一件所有工人翘首以盼的大事。
计件工资制度,实行满一个月了。
又到了发薪的日子。
这天下午,临近下工,晏明洲再次召集了全厂大会。
工厂的院子里,黑压压地站满了工人。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激动和期盼的神情。
上一次发薪,是按周结算,虽然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计件工资的甜头,但那毕竟时间短,看不出太大的差距。
这一次,是整整一个月的累积!
这一个月里,每个人付出了多少汗水,流了多少辛劳,都将在这一下午,得到最直接的回报!
晏明洲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看着
“同志们,工友们!今天,是我们厂实行计件工资制度满一个月的日子。”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惦记着这个月的工钱。”
“在发钱之前,我先宣布一个决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厂的工资发放,将从原来的按周结算,正式改为按月发放。”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改了?是不是厂里资金周转不开了?”晏明洲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他笑了笑,朗声解释道。
“恰恰相反!之前按周结算,是因为咱们厂刚起步,计件制也是个新东西,我希望大家能尽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尽快拿到钱,心里踏实!”
“现在,咱们厂的订单越来越多,生产也走上了正轨,咱们就是一个正规的大厂了!正规的大厂,就要有正规的制度!按月发薪,既方便了我们财务核算,也让大家对每个月的收入,有一个更稳定的预期!”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工人们心里的那点疑虑,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好了,废话不多说!”晏明洲一挥手,“小雅!开始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