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举办庆功宴(1/2)
第二天一早,十几支反黄牛纠察队就出现在了各大放映点门口。
观塘的工友纠察队穿着统一的红色背心,上面印着白色的字样,手里拿着小旗子,专门盯着那些反复买票,形迹可疑的人。
络腮胡工友带头站在最前面,看到有人一次买十张票,立刻上前询问:“兄弟,你买这么多票干什么?是不是黄牛啊?”
有个黄牛被问得慌了,想偷偷溜走,结果被几个工友拦住,最后被扭送到了附近的警署。
“这些黄牛太可恨了,把票价炒这么高不让咱们平民看电影,就得治治他们!”络腮胡工友对着围观的人说,引来一片叫好声。
港大的学生纠察队则更聪明,他们制作了购票登记册,要求每个人买票时登记姓名和身份证号,一次最多买两张还会核对身份证,让黄牛根本没机会大量囤票。
有个学生笑着说:“我们都是学法律的,知道怎么用规则对付黄牛,保证让真正想看电影的人买到票。”
与此同时,晏明洲通过《明报》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凡是持学生证、六十岁以上老人证、工会会员证的观众,凭有效证件购买电影票,一律只需三港元!
比原价便宜两港元,比黄牛价便宜十几倍!
消息一出,全港市民都沸腾了。
观塘的工友们听到后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老周拿着老人证,激动地说:“我这证终于派上用场了!三港元就能看电影,比喝杯茶还便宜,晏总真是咱们的贴心人!”
阿发推着板车,在放映点门口喊:“大家快来看啊!凭工会证买票只要三港元,别再买黄牛票了!”
不少原本打算买黄牛票的人听到后都转身去排队,黄牛们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民心彻底倒向了寰宇。
观塘的工友们自发组织起来,帮着纠察队维持秩序,港大的学生们制作了抵制黄牛的海报,贴满了学校的公告栏和社区的公告板,甚至有老人提着自家做的点心送到寰宇办公室,说要谢谢晏总让我们看得起电影,让办公室里的员工都格外感动。
面对院线老板们越来越疯狂的示好,晏明洲却依旧保持着不见、不回、不承诺的态度。
他只是在一次与梁家辉的私人聊天中,让对方不经意地对外放出了一些话:“《僵尸先生》的第二轮放映权,我们寰宇只会交给真正的朋友,那些之前不看好我们,甚至打压我们的就别想了。”
这句话说得极其模糊,但在港影圈却激起了千层浪。
谁是真正的朋友?是指一直支持寰宇的陈松林?还是指愿意低头道歉的麦佳?抑或是需要付出更多代价的邹闻怀?
没有标准答案,让所有院线老板都陷入了焦虑和内卷,他们开始互相猜忌,有人偷偷打听别人有没有给寰宇送过礼,托关系找晏明洲的旧识打听心意够不够,甚至在报纸上发表支持平民院线发展的文章,试图在寰宇面前刷存在感。
而在这场风波中,有一个人意外地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陈松林当初顶着被主流院线孤立的压力,第一个与寰宇合作的小院线老板,如今成了整个电影圈的香饽饽。
邹闻怀的电话里言辞客气,以前他连陈松林的名字都记不住,“陈老板,晚上有空没?我在陆羽茶室订了位,咱们喝喝茶,聊聊天?”
麦佳的电话是秘书打来的,以前见了陈松林都懒得打招呼,“松林兄,我新弄到一罐明前龙井,托人从杭州带回来的,给你送过去尝尝?”
还有其他中小院线老板更是天天围着陈松林转,请他吃饭,送他特产,话里话外都是“想让陈老板帮着跟晏总递句话”、“只要能拿到放映权,条件都好说”。
陈松林这辈子都没受过这种待遇。
他以前去参加院线协会的会议只能坐在最角落的位置,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却被大佬们围着转,递烟、敬酒、说好听的话,走在路上腰杆都比以前挺直了三分。
有一次,他在陆羽茶室遇到邹闻怀,对方主动起身给他拉椅子,还亲自给他倒茶,“松林兄,以后寰宇那边有什么消息,还得麻烦你多跟我通通气,咱们以后多合作。”
陈松林笑着应下,心里却对晏明洲更加敬佩,若不是晏明洲带领寰宇打出这场漂亮的翻身仗,他这辈子可能都只是个小院线老板。
从那以后,他对寰宇的吩咐更是无条件执行,连自家院线的放映安排都先跟陈默确认后再定。
与陈松林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田中的孤立无援。
田中被保释后,东宝影业的股价一路暴跌,股东们天天打电话质问他,东京总部也发来问责邮件,要求他尽快挽回损失,否则将更换香港区负责人。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再次组织反寰宇联盟,却发现根本没人愿意理他。
他给邹闻怀打电话,对方一听是他的声音,直接挂断。
他让秘书去新艺城找麦佳,秘书回来汇报说:“麦总正在开会,不见客。”
他去拜访其他曾经志同道合的院线老板,对方要么说不在家,要么说忙着处理公务,连门都不让他进。
更让他崩溃的是,邹闻怀和麦佳为了彻底跟他划清界限,竟然联合在《明报》上发表声明,说“对观塘工厂发生的暴力事件感到十分遗憾,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行业霸凌行为,支持合法合规的电影市场竞争”。
虽然声明里没提田中两个字,但全港人都知道他们是在指桑骂槐跟田中彻底撇清关系。
田中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报纸上的声明,手里的玻璃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没盟友,没支持,甚至连东宝内部都有人开始质疑他的能力。
就在田中陷入绝望的时候,《僵尸先生》的口碑还在持续发酵,成了全港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
董骠凭借九叔这个角色一夜之间从马经主持人变成了冷面笑匠宗师。
观众们爱死了他那一本正经讲僵尸规矩却在关键时刻反差搞笑的样子,有人甚至模仿他的台词,在街头巷尾传开。
还有报社专门写了《董骠:从马房到片场,他用演技征服观众》的专题报道,把他的演艺经历扒了个遍。
陈港生也凭借秋生的角色彻底出圈。
他在电影里干净利落的动作戏,无论是耍剑还是跟僵尸打斗都被观众赞拳拳到肉,灵气十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