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1981:奖励百亿美金 > 第224章 降格的接待

第224章 降格的接待(2/2)

目录

握手时,对方的力道轻飘飘的,一触即分,连基本的礼貌都显得格外敷衍,指尖还刻意绷紧了一瞬,像是在暗中试探他的反应。

“张科员,辛苦你跑一趟。”晏明洲脸上依旧挂着淡笑,手指自然收回,没有提半句关于接待规格的话,仿佛完全没察觉这份敷衍里的轻视。

他余光瞥见陈默站在后面气得攥紧了拳头,便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年轻人的胳膊,示意他别冲动。

陈默深吸了一口气才勉强压下心里的火气,他知道自己要是先炸了不仅帮不了老板,还会给老板添麻烦,只能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只是脸上的表情更沉了。

上海牌轿车的车身本就不大,前排坐司机,后排最多只能挤两个人。

晏明洲和陈默要是坐进去,王虎和四名保镖根本没地方去。

张建军扫了眼王虎等人,眼神在他们挺拔的站姿和整齐的步伐上顿了顿,才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辆军绿色帆布吉普车,语气随意得像在分配一件无关紧要的杂物:“你们的人坐那辆车跟在后面就行,车上有热水,渴了可以喝。”

那辆吉普车看起来比轿车还要旧,车身的帆布有些地方已经褪色,车窗是推拉式的,玻璃上还留着几道划痕。

王虎和保镖们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把随身行李搬上吉普车,行李里藏着伪装成收音机的通讯设备和应急武器,搬运行李时,他们的动作整齐却没发出多余声响,连关车门都控制着力道,生怕露出半点“专业”的痕迹。

陈默看着那辆破旧的吉普车,实在忍不住又对晏明洲小声说:“老板,他们这也太过分了!王虎哥他们是您的贴身保镖,怎么能让他们坐那种连暖气都没有的车?要不我去跟张科员说说,咱们再找辆车?”

“不用。”晏明洲拉开车门率先坐进后排,“坐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做的事。别因小失大,让人家觉得我们难缠。”

张建军的态度大概率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上面故意安排的第一层考验,看看他是不是那种有了钱就摆架子的商人,能不能沉住气,守规矩。

轿车启动时,引擎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像老黄牛喘气似的,慢悠悠地驶离机场。

车里飘着一股淡淡的烟味和老旧皮革的混合气味,呛得陈默忍不住皱了皱眉,下意识地想打开车窗,却被晏明洲用眼神制止了。

车窗外,路边的白杨树飞快后退,树干底部都刷着一米多高的白色石灰,偶尔能看到路边的宣传栏里贴着红色的标语,写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经济,振兴国家,与港城街头闪烁的霓虹招牌形成鲜明对比,透着一股厚重的时代感。

张建军握着方向盘,透过后视镜时不时瞟向晏明洲,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晏先生第一次来京城吧?跟香港可不一样,没那么多高楼大厦,车也少,空气还干,您多担待。”

“这几年国家发展快,路修得宽了,就是灰大,尤其是春天,沙尘暴一来出门都得戴口罩,眼睛都睁不开。”他的话听着像是普通的客套,可那眼神里的疏离和审视却像细针似的扎人,连看陈默的眼神都带着点看管的意味。

陈默听得心里更不舒服,忍不住想反驳“我们老板在港城也没讲究过这些”,却被晏明洲用眼神制止了。

等张建军专注开车没再说话时,他才又小声抱怨:“老板,他这根本就是看不起咱们!觉得咱们是从香港来的,不靠谱!”

晏明洲靠在后座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胡同口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淡淡道:“他不是看不起咱们,是在看咱们的成色。京城的水比港城深多了,慢慢来别急,一步一步走稳了才最重要。”

车子没有驶向钓鱼台国宾馆,也没有去任何一家涉外酒店,反而七拐八绕地穿过几条栽满白杨树的林荫道,道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时应该很遮阳,可现在叶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路上没什么行人,连自行车都少见,越走周围的建筑越矮,也越偏僻。

最后,车子停在了西城区一条僻静的胡同口,胡同口两侧各站着一个穿军绿色大衣的哨兵,军大衣的领口立着,肩章上的星徽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他们站姿笔挺得像雕塑,眼神锐利地扫过轿车,连轮胎碾过地面的声音都没让他们动一下,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胡同里的路面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车子开过去时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两侧的院墙很高,都是用青砖砌成的,墙上爬着干枯的藤蔓,偶尔能看到墙内探出的老树枝桠,上面还挂着几个风干的柿子。

车子没走多远就停在一栋毫不起眼的三层灰色苏式小楼前。

小楼的外墙是用水泥简单粉刷的,有些地方的水泥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砖块,窗户是老式的木框玻璃,窗框上的油漆都掉得差不多了,门口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上面用宋体字写着“国家部委三号招待所”,牌子边缘还沾着点灰尘,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门口连个接待的服务员都没有。

“晏先生,到了。”张建军停下车,拉上手刹,指了指那栋小楼,语气没什么起伏,“这几天您就先住在这里,这里主要是接待南下学习的干部,条件是简陋了点,但绝对安全,您放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