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殿稻芒(2/2)
“陛下,”陈墨的声音里带着不可动摇的坚定,“铁血派怕的不是蜀地叛乱,而是百姓知道——文明比刀剑更能带来安宁。”他指了指粮斛,“这些粮食,就是最好的证词。”
子楚站起身,从粮斛中拾起一粒稻种,稻壳上隐约可见“止杀”的刻痕:“陈墨听旨:擢升为蜀郡监御史,兼领天下水利事。即日起,将蜀地‘秦法入蜀’之策推行至巴郡、南郡。”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斯,“至于铁血派——”
“陛下!”李斯忽然跪地,“臣有密报!”他呈上一封染血的密信,“铁血派勾结匈奴,欲在嬴政周岁礼上刺杀陛下!”
殿中气氛骤变。陈墨注意到,密信的火漆印虽为铁血派,信纸却是楚地的云纹绢帛——这分明是李斯与华阳夫人的嫁祸之计。他摸出代郡磁石,悄悄靠近密信,只见信上的血字遇磁石竟微微移动,果然是用铁血派的“移形血咒”伪造。
“陛下,”陈墨朗声道,“此信血字用楚地蛊毒写成,与臣在蜀地遇刺时的毒剂一致。铁血派与楚系勾结,才是真正的祸根!”
华阳夫人的玉镯再次坠地,这次碎成齑粉。子楚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忽然想起陈墨曾说的“楚系与铁血派暗通款曲”。他挥挥手,命甲士拿下李斯:“廷尉署暂且交由陈墨接管,彻查此事。”
是日午后,嬴政的周岁礼在咸阳宫后园举行。陈墨看着孩童摇摇晃晃地走向抓周物件,却在路过他身边时忽然伸手,抓住了他胸前的胎记印记。阿禾轻笑,递过一块蜀地红糖,孩童咬下时,嘴角染成金黄,竟与稻穗的颜色相得益彰。
“陈大人,”子楚望着园中盛开的秦蜀合种的菊花,“相邦说,你想在咸阳开‘文明集市’,让七国商人共市?”
“正是,”陈墨摸出蜀郡工室的“融金”钱币样本,“钱币正面刻秦篆‘半两’,背面铸六国图腾,让百姓知道大秦不是铁血牢笼,而是文明熔炉。”
子楚点头,从袖中取出吕不韦的密信,信中只有“稻芒刺喉”四字:“铁血派不会罢休,尤其是嬴政的身世……”
陈墨望向玩着稻穗的孩童,想起吕不韦说过的“奇货可居”。他知道,嬴政的赵地血统将成为铁血派攻击的弱点,但那又如何?秦赵同源,本就是文明最好的注脚。
更深漏尽时,陈墨在太史令署写下《秦蜀政记》:“庄襄王二年冬,金殿论稻,文明胜铁血。是日,嬴政抓周取都江堰石,群臣皆谓‘得土得民’。蜀地‘秦蜀一号’稻种颁行天下,铁血派刀剑尽熔,史称‘金殿稻芒之变’。”竹简末端,他画下嬴政与自己的胎记交相辉映的场景,旁边注:“胎记非罪,乃文明之印;铁血非敌,乃熔炉之薪。”
窗外,咸阳城的夜市亮起灯火,隐约传来秦歌与蜀语交织的叫卖声。陈墨摸出袖中的稻穗,稻芒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却比任何刀剑都更有力量。他知道,这只是文明征途的开始,铁血派的反扑只会更猛烈,但只要民心所向,文明的稻种,终将在铁血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
【第三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