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五十年代炮灰原配26(1/2)
都给他卷起来,考试不到一百分,回来再挨一顿揍,他是当叔叔的,就辛苦些,揍人的活就交给他吧,保管又疼又不伤身。
来自叔叔的爱,真是沉重的让人绝望。
就在王二妮满山乱蹿,往家里囤货的时候,终于要开始收大白菜了。
趁着周末休息的那天,王二妮和平安两个干了一天,将地里的白菜都砍下来了。
这会,家家户户都在收大白菜,收购站更是专门安排了大货车,一个村子一个村子来地头现场收购,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过秤后签字,确定数量无误,拿着条子去出纳那领钱,在账本上签个字表示已经领完款了,这就完事了。
平安表示这场景完全没见过:“娘,这里的待遇这么好捏,公家的居然下乡来现收。”
他们那就是收谷子,也是村长组织人自己去送粮税。
“老家那里就是冬天也能种菜,所以不缺吧,这里整个冬天,就是白菜萝卜土豆,所以家家户户对囤冬菜需求特别旺盛。
再说了,你也不看看这里的人种菜,这么大规模,不安排人过来收,估计很多都得烂在地里了。”
倒不如现在这样,一个村子花费一天时间,晚上就能送到城里卸货,第二天就能卖到消费者手中,多有效率啊。
“也是,娘,接下来咱家还有什么活?”
“也没啥了,把院里的秋菜收了,做菜干、腌菜、泡菜、酸菜的。”
至于柴火?只能说王二妮的推车没有白买,早就存足了的,劈成一段段的,整齐的堆放在了柴棚里。
“娘,我跟你一起干。”
“那当然得一起干,咱家就两个人,你要是不干,我一个人不得累死?”
王二妮可没有把家务活都揽到自己身上的爱好,她不推给别人,就算有良心了好吧、
“知道知道。”
当然了,除了准备越冬的菜,还在秋收后,大伙手中粮食充足的时候,零散的购买了不少粮食,黄豆、花生也没少买。
在村里她只买了吃到开春的,还是七成饱的那种。
但加上在各个村子里换的,哪怕是以两人现在的食量,就是放开吃,一天四顿的吃,也能吃到来年秋收。
再就是加固牲口棚,注意几只羊的冬季保暖问题,实在不行,还得往里放几个火盆,再就是储存三只羊过冬的粮草。
可以说,今年的王家除了大手笔的给远在湘省的孙爱党村长,寄了些干货,就在猥琐发育中度过。
等到了来年春,王家的动作,就成了田间地头的话题中心人物。
一切皆因在四月后,王二妮将地里的苜蓿收获,晒干做成了精饲料后,毕竟这是可以在家进行的,大家也不知道。
但接下来的活,就都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进行的,犁地育种翻地这些都没问题,大家都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