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扫地三百年,一键功德成神仙 > 第7章 众口称赞

第7章 众口称赞(2/2)

目录

陈凡凑近一看,见她挖的正是安神草,只是手法有点生涩,根须都弄断了不少。“这草娇气,得顺着根须周围的土挖。”他接过银锄,示范着先松了松土,再用巧劲一撬,整株安神草连带着土球就出来了,根须完好无损。

苏婉儿看得眼睛都直了:“师兄连采药都这么厉害?”陈凡笑了笑,把银锄还她:“以前在老家挖过野菜,差不多的道理。”他看着竹篓里的草药,忽然想起膳食谱里有道“黄精炖鸡”,能补气养神,只是宗门不提倡杀生,倒是可以用灵谷代替鸡肉。

“苏师妹,你知道哪有‘灵谷米’吗?”陈凡问道。苏婉儿立刻点头:“丹堂药圃有种,是用来炼丹的辅材,性子温和,师兄要的话我帮你讨点?”

“那就多谢了。”陈凡把采的地耳分了一半给她,“这个做汤很鲜,你回去试试。”苏婉儿接过地耳,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篓,小声道:“师兄要是需要帮忙处理食材,也可以找我,我……我手巧。”

陈凡心里一动——有个懂药理的帮忙,正好能把草药和食材结合得更好。“那太好了,三日后月评我要做几道新灵食,正愁没人打下手。”苏婉儿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没问题师兄!我一定来!”

回到藏经阁,陈凡把采来的食材分类放好,又翻起刘长老给的《民间食谱考》。看到“薄荷糕”的做法时,他灵机一动——把薄荷汁和灵谷米浆混合,再加点苏婉儿说的灵谷米,说不定能做出既清爽又补气的糕点。还有地耳,可以和宗门食堂的豆腐一起做羹,清热去火,最适合夏天吃。

正琢磨着,老周又跑来了,手里拿着张单子,哭丧着脸:“陈凡师兄,您看这……月评要做灵食,可库房里的灵植就这些,怕是不够啊。”陈凡接过单子一看,上面写着“赤米五斤、青玉菜一捆、灵菇三斤”,确实寒酸。

“别愁,”陈凡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带你去后山采点野菜,保证比这些还管用。”他带着老周又去了趟后山,采了满满两筐地耳、薄荷和黄精,回来时还顺道在溪边捞了些灵气充沛的石螺。

老周看着筐里的“杂草”,一脸怀疑:“师兄,这玩意儿真能做菜?”陈凡神秘一笑:“等着瞧,保证让长老们都抢着吃。”

接下来的两天,陈凡和苏婉儿在后厨忙得热火朝天。苏婉儿果然手巧,把地耳洗得干干净净,还帮着把黄精蒸软捣成泥;老周也不含糊,按陈凡教的法子发面、熬浆,做得有模有样。三人合力做出了四道菜:薄荷灵谷糕、黄精米糕、地耳豆腐羹、清炒石螺,每道菜都透着淡淡的灵气,闻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月评当天,各堂都把成果摆在演武场中央:丹堂的新丹药、器堂的新法器、术法堂的新符箓……食堂的摊位最不起眼,就摆了四张素净的白瓷盘。刚开始没人留意,直到老周把地耳豆腐羹端出来,那股鲜美的香气瞬间飘了出去。

“什么东西这么香?”正在看法器的王师兄抽了抽鼻子,循着香味走过来,看到是食堂的摊位,眼睛都直了,“这是……地耳?这玩意儿能做得这么香?”

他舀了勺羹尝了尝,鲜得差点把舌头吞下去,旁边的弟子们见状也围过来,转眼间就把四道菜尝了个遍。“这薄荷糕太清爽了!练功的燥热都消了!”“石螺炒得真入味,还带着灵气!”

掌门和长老们也被吸引过来,掌门尝了块黄精米糕,捋着胡须赞道:“这米糕补气而不燥,比丹堂的‘益气丹’还温和,好!”李长老更是直接端起地耳豆腐羹,连喝了三碗:“老夫炼丹多年,竟不知野菜能有这等功效,陈凡这小子,是个人才!”

陈凡站在旁边,看着众人赞不绝口的样子,正想谦虚几句,系统提示音突然炸响:“月评展示灵食获全宗认可,推动宗门膳食改革,获得功德1000点!”

他心里猛地一跳——1000点?加上之前的功德,现在足足有3390点了!别说巩固炼气期,就是冲击筑基期的丹药都够兑换了。

月评结束后,掌门特意宣布:“即日起,陈凡兼任食堂膳食顾问,每月加发十块中品灵石,各堂需全力配合其改良膳食!”

众人纷纷向陈凡道贺,苏婉儿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师兄,我说您一定行吧!”赵林和李青更是嚷嚷着要请他去山下酒馆喝酒,连平时不苟言笑的刘长老,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赞许。

陈凡笑着一一应下,心里却在盘算——3390点功德,该兑换点什么好呢?是换本高阶功法,还是存着冲击筑基期?他摸了摸怀里苏婉儿新做的安神酥饼,忽然觉得,这修仙路上有这么多热热闹闹的人陪着,好像比独自闷头修炼有意思多了。

夕阳把演武场的影子拉得老长,陈凡跟着老周往食堂走,琢磨着明天该教伙夫们做道“灵谷八宝粥”。他没注意到,人群散去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灰袍的身影盯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那是负责宗门典籍修订的墨长老,手里正拿着本关于“功德气运”的古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