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不升仙,我回家种菜(1/2)
那一声仿佛来自亘古的悲鸣并非终结,而是新生。
碎裂声清脆响起,如同冰封的江河终于在春日暖阳下崩解。
那凝滞了万物的时间,以一种决绝而又温柔的姿态,重新开始奔流。
然而,预想中毁天灭地的雷劫并未降临。
取而代之的,是八方雷动般的恢弘声响,那声音不带丝毫威压,却充满了人世间最纯粹的喜悦与感激。
九天之上,厚重的劫云不知何时已消散无踪,一片浩瀚的金色光海取而代之。
光海翻涌,仔细看去,那并非单纯的光,而是由亿万张模糊而真实的笑脸投影凝聚而成,有老妪眼角的皱纹,有孩童缺牙的嘴角,有壮汉憨厚的咧嘴,有少女羞涩的浅笑。
下一刻,光海化作甘霖,自九霄洒落。
这不是灵气,却胜似灵气。
金色的雨滴落在断碑谷干涸焦黑的土地上,没有溅起尘土,而是无声地浸润下去。
于是,奇迹在每一寸土地上上演。
被厉无咎魔功烧灼成炭的地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返绿,一株株嫩芽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迎着金雨舒展腰肢。
那些断裂的、沉寂了千百年的石碑,竟在雨水的冲刷下生出细密的青苔,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就连厉无咎为了布阵而埋下的、闪烁着阴冷寒光的符钉,其上都颤巍巍地开出了一朵纯洁无瑕的小白花,随风摇曳。
整个断碑谷,从一座死亡绝地,变成了一方生机盎然的洞天福地。
陈凡闭着双眼,仰头迎接这场为他一人而落的盛大恩典。
金色的愿力甘霖如江河倒灌,涌入他的四肢百骸。
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滴雨水中蕴含的情感:云溪镇的胖婶做出了最完美的韭菜饼,那份满足的笑意;被他从妖兽口中救下的行商,回家抱住妻儿的释然;读过他补全的残缺功法而得以突破的年轻修士,那份发自肺腑的感激……
这些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在他的引导下,并未粗暴地冲击他的经脉,而是如春风化雨般,温柔地拓宽、滋养着每一条干涸的河道。
丹田之内,原本微弱的灵气漩涡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疯狂旋转、扩张,一个稳固而深邃的气旋核心逐渐成型——通往筑基期的那扇门,已然洞开在即。
就在这万众愿力加身的庄严时刻,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和喧哗声打破了谷中的宁静。
“让开!都让开!我们不是来求仙问道的!”
粗犷的嗓音中气十足,白千馐,这位名动京城的御厨,此刻却像个带头冲锋的伙夫,领着一群衣着朴素的男男女女闯了进来。
他们中有身材壮硕的农夫,有手上沾着药香的药师,有身上还带着鱼腥味的渔民,甚至还有几个推着独轮车的匠人。
他们都曾受过陈凡或直接或间接的恩惠,此刻脸上写满了焦急与虔诚。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合力扛着的那口巨大的、烧得半边漆黑的铁锅。
那是白千馐白家的祖灶,曾为帝王烹饪佳肴,却在京城大乱中被战火烧毁。
如今,它被这群最普通的人扛着,跨越山水,来到了这里。
“陈凡!”白千馐将祖灶重重地顿在祭坛旁,震起一圈绿草,“你说过,饭香也能积德!今天我们不来求法,不来拜仙,就来给你做顿热饭!”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祭坛边支起锅灶,仿佛这里不是什么仙魔决战之地,而是某个村头的露天宴席。
有人生火,有人淘米,有人处理食材。
那米,是云溪镇新收的贡米,粒粒饱满;那菌,是北境深山采来的珍品,饱含山林之气;那鱼,是东海渔民冒着风浪捕捞的最新鲜的鱼获。
没有繁复的工序,没有珍稀的辅料,他们只是用最质朴的方式,将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食材汇入那口残破的祖灶,熬煮一锅最纯粹的白粥。
很快,一股难以言喻的香气袅袅升起,混杂着米香、菌香、鱼鲜,以及那份独属于人间烟火的温暖,在金色的雨幕中弥漫开来,竟与那漫天愿力交相辉映,丝毫不落下风。
在这片温柔的香气中,柳媚缓缓走到一旁。
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块新立的石碑,她亲手在上面刻下了父亲的名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