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这灯,比雷法还亮(1/2)
寒风凝滞,月光如霜。
三道黑影踏着雪原边缘的枯草悄然逼近,衣角翻飞间不带一丝声响。
他们是中州气运司豢养的刺客,专斩文明火种、断地脉灵机,曾覆灭七座书院、抹去三处启蒙之地。
此次目标明确——寒脊堡新生灵田核心,那口由陈凡引动愿力重开的古泉。
他们本以为此行不过是一次清扫。
可当他们踏入田埂的一瞬,脚下泥土忽然泛起微弱金纹,如蛛网般蔓延。
下一息,一股无形之力自地底反弹而出,震得其中一名刺客踉跄后退,手中“斩运符”竟出现裂痕。
“什么?”那人低吼,难以置信,“凡人耕土,也能通地气?”
不止是他震惊。
藏于渠畔风中的铃童已盘坐于铜铃之上,双目紧闭,唇齿轻启,哼唱起一首稚嫩却坚定的《劝学谣》:“人之初,性本善……”歌声随风扩散,与空中摇曳的灯火交织成网。
刹那间,雪地之下隐隐浮现出九道幽蓝脉络,如同大地血脉,在灯光映照下缓缓流转。
“地下九支流……已被愿力唤醒。”铃童声音清冷,“你们踩的不是土,是正在苏醒的‘民生龙脊’。”
远处,陈凡仍站在人群中央,未曾动身。
他只是将那把旧扫帚轻轻搁在肩头,像扛着一杆枪,又像托着一本书。
夜琉璃立于西渠高台,感受到体内原本躁动的魔气竟在这一刻趋于平静,仿佛被某种更古老的力量抚慰。
她望向陈凡的背影,终于明白他为何拒绝闭关突破——元婴后期并非终点,而是一个转折。
“他们在找一个可以一击必杀的破绽。”陈凡低声说道,目光未移,“但他们不知道,希望从来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光。”
话音落下,他抬手一挥。
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姓纷纷点燃手中的油灯。
这些灯简陋至极,陶碗盛油,麻绳为芯,却是每家每户省下半盏夜油攒下的光明。
一盏亮起,两盏接续,千百盏相继点燃,沿着田垄铺展而去,宛如星河倾泻。
小禾嫂提灯走在最前,身后是数十名妇孺组成的巡田队。
她们不懂阵法,却记得陈凡教的那句话:“灯不熄,田就不死。”
忽然,一道黑影暴起,直扑灌溉渠口——那是灵田命脉所在,若被斩运符污秽,三年之内寸草不生。
小禾嫂没有逃。
她反而迎上前一步,高高举起手中油灯,嘶声喊道:“这水!是我儿子喝着长大的!是我男人临死前挖的!是我守了三十年的活命根!”
那一瞬间,她的声音并不响亮,却像钉子一样扎进夜空。
紧接着,百户人家齐声呼应,千灯齐照渠心。
光芒汇聚成柱,直冲云霄,竟在雪原上投下一片炽烈倒影。
那光影之中,隐约可见无数农夫躬耕、学子诵读、匠人造物的虚像流转不息。
“轰——!”
刺客手中斩运符还未掷出,便自燃成灰,连同他整个人都被一股浩然之力掀飞出去,重重砸入雪堆。
系统提示骤然响起:
「发现新型功德形态:‘集体守护意志’——可短暂激活地脉防御机制」
「当前区域地脉共鸣度+17%,进入预备态」
「《民生道藏·卷一:耕读篇》自动补全第三章:‘万家灯火照归途’」
夜琉璃怔住了。
她曾以剑斩魔,以血镇渊,却从未见过如此温柔而不可撼动的力量。
她第一次没有拔剑,而是缓缓抬起手,轻轻抚住心口——那里,魔气与愿力交融之处,竟传来一阵温热,像是冰层裂开,春水初生。
林间,柳元甲悄然现身。
他望着燃烧成灰的地脉封印令碎片在掌心化作清光,嘴角终于勾起一丝释然。
“我护的是脉,你们护的是根。”他低语,“如今,根已深种。”
然而陈凡的脸色却愈发沉静。
他蹲下身,指尖划过雪面,触到一丝异样——那不是杀意,而是操控。
“不对劲。”他喃喃,“三个刺客,太轻了。”
他抬头望向远方漆黑的天际线,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幕后那只未曾露面的手。
这些人来得太准,时机掐得太妙。
他们不是为了破坏而来,更像是……一次试探。
试探这片土地,到底能觉醒到何种程度。
陈凡缓缓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滴精血,蘸于扫帚末端。
他不再看任何人,只将扫帚轻轻点向雪地。
一笔落下,金光乍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