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扫帚头朝天,路自己走(1/2)
暴雨过后的南荒,清晨如洗。
天光一寸寸爬上帚桥的起点,那座横亘于山崖之间的古老石拱早已不再只是传说中的遗迹。
此刻它静静悬在虚空之上,桥身由无数细密光点串联而成,每一粒都像是一颗微缩星辰,又似人间灯火凝聚成的笔画——那是千万人亲手写下的名字,是百户共腌册上不曾遗漏的一笔一划,如今全都化作桥梁的筋骨与血脉。
火麟残魂伏在尘缘帚的竹柄深处,赤焰般的残影几近透明。
它最后看了眼脚下这片土地,声音轻得如同风中余烬:“我的路……走到头了。”
随即,那一缕本源缓缓飘出,如游子归乡,轻轻坠向无字碑底。
“轰——”
地脉震颤,不是雷鸣,也不是山崩,而是一种自远古苏醒的共鸣。
裂缝中涌出温润金光,仿佛大地张开了怀抱,将那失落千年的另一半本源重新接纳。
刹那间,整座帚桥嗡然作响,星河虚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真实存在的光道,笔直延伸向星海深处,尽头隐约可见十三轮微弱却坚定的光晕,正一明一灭,如同濒死之心重新搏动。
小石头跪坐在碑前,手中竹简滑落在地。
他仰头望着那贯通天地的桥梁,眼眶通红:“以后……还能见到您吗?”
陈凡没有立刻回答。
他蹲下身,拾起那根旧扫帚,指节摩挲着斑驳的竹节。
这把从青云宗茅厕开始陪伴他的家伙,曾扫过馊饭残羹,也扫走过修士遗落的功法残页;它不入品阶,无灵无气,却是他唯一从未丢弃的东西。
“能。”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稳如磐石,“但不是靠等,是靠走。”
夜琉璃站在崖边,黑袍依旧随风猎猎,可这一次,她的目光不再冷冽,而是落在远处村落的方向。
那里,家家户户的门灯尚未熄灭,哪怕晨曦已至,人们仍不愿让光明断绝。
孩子们扛着短帚排成队列,在巷口来回巡逻,嘴里哼的是膳堂里传出来的打油谣:“一勺盐,两瓣蒜,陈师兄教我做人难……”
她忽然问:“要是哪天没人点灯了,你会不会回来?”
那是临行前夜,他们并肩坐在南荒最高崖上,啃着最后两个冷硬的窝头。
月色稀薄,星河如瀑。
当时陈凡只是摇头,嘴角挂着惯有的笑:“灯从来不在天上,也不在我手里。”
他抬手指向山下——
“你看。”
那一刻,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不是为了迎接神明,也不是祈求庇佑,而是因为一个约定:只要共腌缸还在,故事还在,就有人愿意为晚归的人留一盏灯。
而现在,黎明破晓,全村老少齐聚帚桥起点。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咸菜混合的气息,还有某种更难以言喻的东西——像是希望,又像是信念的雏形。
陈凡将尘缘帚递到小石头手中。
那曾被万千修士觊觎的神器,如今静静躺在少年掌心,温顺如眠。
“我不走了。”他说,咧嘴一笑,眼角纹路舒展,“你们才是要去的人。”
人群一片寂静,不解、错愕、甚至有人
他却不急,反而抬起手,指向星河深处。
那里,十三个光点正逐渐稳定,不再闪烁不定,而是连成一道微弱却清晰的轨迹。
“十三个世界都在重建,缺的不是救世主,是引路人。”他顿了顿,扫视众人,“从今天起,谁愿去,就自己踏上桥。我不带头,是因为——我一直都在走。”
夜琉璃一脚踹在他腿上,力道不重,语气却带着熟悉的讥诮:“少装深沉,你不带头,谁敢迈步?”
陈凡揉了揉膝盖,嘿嘿一笑:“我不是一直走着么?”
话音落下,他弯腰捡起那把三百年前的旧扫帚,扛在肩头,木柄磨得发亮,像是岁月亲手打磨的信物。
然后,他伸出手,牵住了夜琉璃。
她没躲,也没说话,只是反手握紧。
两人并肩而立,面对那横贯天地的光桥。
风从深渊吹来,卷起衣角,也吹动了身后无数双眼睛里的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