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 第8章 你们不服也罢

第8章 你们不服也罢(2/2)

目录

若我出身世家,你们不服也罢。

可如今——”

“可现实是,我出身微末,过了今日,你们便是荆州治下的臣民。”

“日后若赤壁军攻下荆州,你们便成了刘表手中刀剑,要斩杀昔日同袍,你说,我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王炅语气恳切,神色凝重,字字如铁。

“将军。”

诸葛亮抬头,目光坚定:“亮年少浅薄,无经世之才。

但若有朝一日将军立足江东,亮必负所学而来效命。

若强求于我,则非明主胸襟!”

“孔明。”

“荆州,不是久留之地。”

王炅指向堂前,缓缓道:“甘罗十二岁为相,你已十三。

今日,你要拿你叔父的性命,赌我能否成就江东霸业吗?”

“此赌,不敢为。”

诸葛亮声音微颤,心神俱寒。

“我来赌。”

诸葛玄昂首挺立,断然道:“曹操伐徐州,刘景升收容我诸葛一家;豫章失守,他需一个交代。

若我死于荆州,子瑜与孔明、孔均必将投奔将军。

这是我诸葛一族以忠义立下的誓约,纵死不悔!”

“诸葛玄。”

“望你他日,不悔今日之言。”

王炅眸光沉静,不见波澜。

仿佛眼前一切,早已在他预料之中,尽在掌握。

“主公!”

廖化、乔蕤等人起身欲劝。

“罢了。”

“不必多言。”

王炅起身,转身步入后堂。

诸葛玄、诸葛瑾、诸葛亮性情温润。

但他们一旦认定明主,哪怕烈焰焚躯,亦会倾力辅佐。

这是史册铭记的忠诚。

正因如此,今日即便杀了他们,也换不来诸葛一脉真心归附。

“多谢将军。”

诸葛玄、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齐齐躬身行礼。

“去吧。”

王炅背对众人,挥了挥手。

诸葛玄刚烈执拗,注定难逃荆州劫数。

无论《三国志》正文,还是裴松之注引,皆明载其终局。

今日放走这一族,来日便可得诸葛瑾、孔明、孔均三人竭诚效力。

如何取舍,他心中自有决断。

正如前世诸葛亮七擒孟获,只为降其心而非服其力。

“真是好运道啊。”

甘宁、乔蕤不禁感叹。

他们最懂王炅脾性——言出必行,行事果决,唯独在这诸葛一家身上,破了例。

“诸葛孔明。”

廖化、赵毅、周进望着那远去的身影,神色复杂。

他们深知主公心意,却仍不解,为何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竟能让王炅如此退让。

夕阳西下。

缭水河畔。

廖化率军护送诸葛一族离城。

“将军。”

诸葛亮立于车辕之上,忽而发问:“刘氏治下百姓困苦,不知赤壁军可有仁政安民?”

“自然有。”

廖化坦然应答。

诸葛亮默然良久,再问:“可否告知贵主名讳?”

“怎的?”

廖化略显诧异。

“哈哈。”

诸葛亮朗声而笑:“或许将来在荆州活不下去,真要去豫章投奔赤壁军,也好寻个方向。”

“不用打听。”

“等你到来之时。”

“豫章处处可见赤壁军旗。”

“小子,别死在荆州了。

下次相见,记得唤我家主公为主公。”说罢,廖化扬鞭策马,疾驰回城。

赤壁军旗,遍布豫章郡各县。

那是王炅赐予所有人的底气,也是众人共同期盼的景象。

“一定会的。”

诸葛亮轻步走入车厢。

车轮滚滚西行。

随着落日余晖渐隐,身影最终消逝于长路尽头。

海昏城头,赤壁军众将伫立远望。

“主公。”

乔蕤皱眉道:“那少年极不寻常,论才识胆略,胜过其叔父兄长多矣!”

“的确如此。”

王炅轻叹。

乔蕤不解:“即便如此,也不至于为此步步忍让吧?”

“周有吕尚。”

“越有范蠡。”

“秦有商鞅。”

“汉有张良。”

王炅迈步走向县衙,语调铿锵:“此人,便是我的治国栋梁。

他终将成为赤壁军最坚实的屏障,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嘶——”

众人无不心头一震。

将一人比作历代开国重臣,这等评价,前所未闻。

当世之中,恐怕唯有曹操帐下那位被誉为“王佐之器”的荀文若,方可与之并论。

“诸位。”

甘宁神色复杂地开口:“日后若真让个年轻后生骑在咱们头上发号施令,今日这番话传扬出去,岂不成了旁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啊?”

乔蕤、廖化等人顿时脸色发沉,心头一凉。

倘若诸葛亮当真投效赤壁军,史书笔墨定会浓墨重彩记下今日一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