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 第46章 此城必破

第46章 此城必破(2/2)

目录

城防早有破绽,若再拖延,今夜便可能血溅厅堂。

“诺。”

众人齐应,心头大石落地。

大蜻兵锋所指,无人敢撄其锋。

次日清晨,城门洞开。

王朗率众出降。

会稽治所就此易主。

赵毅未作停留,在黄忠率军进逼章安、永宁之际,便携张昭、王朗启程返回大蜻城。

与此同时,天下局势悄然剧变。

孙策抵达陈留,终与中原霸主曹操相见。

陈留州牧府中。

兖州文武齐聚一堂,目光纷纷落在孙策身上。

荀彧、程昱等人更是难掩惊异。

“伯符。”

曹操感慨万千:“自讨伐董卓之后,你我叔侄,今日方得重逢。”

孙策敛起锋芒,恭敬行礼:“正是。”

曹操目光深沉,问道:“你原在袁术帐下,为何远来兖州?莫非他欺你母弱子孤?”

“并非如此。”

孙策苦笑,只得将江东变故择要述说。

足足一个时辰过去,厅中众人仍恍如梦中。

赤壁军之名略有耳闻,可连扬州牧刘繇都败了?

“主公。”

荀彧神色凛然,警觉道:“这一年我们忙于收复失地,未曾料到江东竟崛起如此人物!”

曹操起身,遥望南方。

仿佛那双眼睛,穿透千山万水,落在了江东大地之上。

“赤壁军。”

程昱低声呢喃,眼神深邃。

孙策却轻轻摇头,语气凝重:“如今不能再称其为赤壁军了。

来时路上听闻,王政南已将秣陵改名为大蜻城,并设立大蜻府统辖江东诸地。”

“大蜻?”

兖州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唯有荀彧若有所思,轻声道:“这‘大蜻’二字,莫非与那大蜻商会有关?”

“商会?”曹操微微一怔。

荀彧解释道:“主公可知,今年有南来的商队在兖州售粮,价格竟比荆州所运还低。

据闻这些粮草皆出自大蜻商会之手。”

“哦?”曹操眉头微蹙,心中疑云更浓。

大蜻、赤壁军、王政南——这些名字他从未听过。

可这股悄然崛起的势力,却已在江东站稳脚跟,隐隐有统一之势,不容小觑。

虽尚不明底细,但结盟也并非全无可能。

孙策拱手拜道:“先父曾与叔父共讨董卓,情同手足。

今伯符孤身投奔,恳请叔父收留。”

“哈哈哈!”曹操朗声一笑,“我正求之不得!”

他语气温和道:“你父与我生死之交,你安心留下便是。

子孝,你带伯符去安顿住处。”

“遵命。”曹仁起身领命。

“多谢叔父!”孙策眼含热泪,深深一礼。

曹操摆手示意:“一路奔波,先去歇息吧。”

“是。”孙策与曹仁恭敬退下。

待二人离去,荀彧抚须沉吟:“孙伯符志不在小,绝非久居人下之人。

而江东局势,恐怕也不似表面这般简单。”

“正是。”程昱等人纷纷附和。

曹操轻叹一声:“南方之事,我们知之甚少啊。”

程昱随即进言:“如今天下动荡,商路阻断,消息闭塞。

若要明察四方,当另设法度以探军情。”

荀彧点头道:“此言极是。”

曹操目光转向身旁那位青衫文士:“志才,你以为如何?”

戏志才起身微揖,淡然一笑:“昔日汉廷设有绣衣直指,巡察天下。

主公何不效仿旧制,组建一支隐行之军,专司耳目之职?江东大蜻骤起,正说明我等视野狭隘已久。”

“也好。”曹操缓缓道,“此事暂由你主理。

我要尽快知晓王政南的来历与行迹。”

“属下领命。”戏志才肃然应诺。

曹操稍顿片刻,又道:“眼下正议出兵讨伐汝南黄巾何仪,诸位以为,孙伯符可堪一用否?”

话音未落,曹洪、夏侯渊等人便跃跃欲试,欲请战令。

“不必急。”曹操含笑摆手,“孙伯符勇略兼备,若有可用之处,在日后攻取徐州时或成利刃。”

众将只得低头应命。

荀彧轻笑道:“主公明鉴。

孙伯符方才只言‘收留’,并未提‘归附’,可见其心未降。

此人可用,却不可委以重任。”

曹操颔首:“所言极是。”

荀彧继而说道:“如今江东尽入王政南之手,不如遣使前往通好。

一则可探其虚实,二则或能联手共击淮南袁术。”

曹操略显惊讶:“竟有此议?”

荀彧摇头道:“不论王政南出身何处,既立府治民,便是江东之主。

若能联之共伐袁术,主公可代奏朝廷,请授其扬州牧之位,此乃远交近攻之策。”

“尚可考虑。”曹操环视众人,沉声道,“谁愿担此使命?”

顿时帐中武将争先请命。

曹操脸色一沉,冷声道:“胡闹!派武夫出使,岂非示敌以兵?”

程昱上前一步:“眼下兖州百废待兴,我等难脱身。

闻荀公达现居荆州,不如请他代为走一遭。”

“公达?”荀彧一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