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 第49章 太奢侈了

第49章 太奢侈了(1/2)

目录

“竟有此事?”

荀攸来了兴趣:“江东刚安定不久,大蜻竟已如此兴盛商业?”

“实在是穷啊。”

乔舜苦笑摇头:“大蜻缺钱、缺人才。

分完田地后,商会便从百姓手里收粮,再卖去各州郡,挣些薄利。

既能贴补开支,也能把大蜻的名头传出去,吸引些读书人前来落脚。”

庞统不禁发问:“既然已自主治理江东,为何不自己铸钱?”

“铸钱?”

乔舜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董卓当年滥铸小钱,结果粮价飞涨,万石谷物都换不来几枚铜板,那钱还有何用?”

“这……”

庞统一时语塞。

“士元公子须明白,”乔舜正色道,“只有能在天下通行的钱,才算真货币。

若大蜻自铸钱币,拿它换得五十万五铢钱,可在本地却花不出去;或是咱们的商人带这钱去外地交易,人家不认,会闹出什么后果?”

“恐怕会引起动荡。”

庞统额角渗出冷汗,低声回应。

乔舜微微一笑:“这天下就像一方蓄水的池子,百姓是根基,钱币则是其中的水。

铸钱好比往池里加水,水太多会溢,太少则干涸。

你若通晓算术之道,便不会轻易提此建议了。”

“受教了。”

庞统心头羞愧难当。

连民生疾苦都不懂,哪敢妄议铸币大事!

车厢内,荀攸默然无语,专注倾听乔舜所言,字字入耳。

年关将近。

户部司的辎重车队终于缓缓驶入大蜻城。

城内外早已大变模样,扩建工程初具规模。

工部以年节将至为由,发放粮饷,让工匠返乡团圆。

城中主街两侧,已被划作商铺用地,南北客商纷纷租用经营。

“这是……?”

“桃符?”

荀攸望着店铺门前悬挂的红纸对联,大为震惊。

洛阳纸贵,一字千金,并非虚谈。

可大蜻竟奢侈至此,用朱砂红纸书写对联,成排悬挂,迎风招展。

“也算吧。”

乔舜笑了笑:“如今叫对联。

这家铺子写着‘大蜻书店’四字,归户部下属商会管辖。

这些对联是为年节喜庆特制的。

今年是主公首度主政江东,特意下令发售对联,与民同乐。”

“太奢侈了。”

“简直挥霍!”

庞统双手捧起一副对联,眼中闪着光,如获奇珍。

“多少钱一副?”

荀攸忍不住问店中管事。

“客官。”

那人朝乔舜恭敬点头,答道:“只要十五钱。

毕竟一斗米也才百余钱,今年是主公下令低价出售,只为让百姓沾些年味儿。”

“亏本卖啊!”

“你们这是糟蹋洛阳纸!”

庞统激动起来,朗声道:“桃红映江千里秀,灯彩照夜万家欢——这般佳句,岂是寻常桃符可比?配得起这上等纸墨!”

“噗——”

旁边一位顾客忍不住笑出声来。

荀攸、荀缉与阿鹜连忙偏过头去,生怕被人看出与这少年相识。

“掌柜的。”

一位衣着朴素的农夫牵着七八岁的孩子走进店门,“劳烦拿一本《大蜻字典》。”

“一百钱。”

“您收好书。”

管事递上一本寸许厚的册子。

“嘶——”

庞统一听价格,立刻丢开对联,转身抓起一本字典翻看起来,惊道:“如此宝贵的典籍,竟只卖百钱?简直是贱卖,暴殄天物!”

“呃……”

店中管事一脸无奈。

这《大蜻字典》面世才月余,需求如潮,供不应求。

再说,这是专为学堂孩童识字编纂的启蒙书,怎说得上玷污?

“士元公子。”

乔舜揉了揉眉心,无奈笑道:“这字典是给孩子启蒙用的。

如今学堂已免学费,耗资不小,课本、字典之类只能由家中自购。”

“咕……”

庞统喉咙一动,咽下一口唾沫。

一旁的荀缉也默默伸手,翻开架上的书籍,细细打量。

书……还真不少。

荀攸忍不住问道:“莫非大蜻已开始大量印制典籍,供学子研习了?”

“正是如此。”

乔舜点头道:“一月之前,主公改良了造纸之法,连同书籍刊刻也有了新术,其中细节不便明言。

如今这些事务皆由礼部统管。”

“哦……”

荀攸心头猛地一紧。

士族之所以能执掌权柄,正因学问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而今大蜻广设学堂,又大规模刊书,将原本高不可攀的学识变得寻常可得——这对天下士人而言,无异于断其根基、削其根本。

“不仅如此,”乔舜一边引路,一边说道,“一些非核心的书籍,已交由大蜻商会向各州郡发售。

既可换取资用,也能吸引各地名儒与青年才俊前来交流求学。”

“乔主事。”

荀攸忽然开口:“敢问大蜻所藏之书,共有多少?”

“具体数目,我亦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