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 第53章 必将重塑天下

第53章 必将重塑天下(2/2)

目录

他早年就在豫章学院修业,我们才入学府不久,未必能全然认同他的看法。”

“荀缉。”

庞统凝视远方,缓缓问道:“士族……真的错了吗?”

荀缉摇头,声音低沉却清晰:“士族本身无罪,即便将来大蜻昌盛,也难免形成新的士族。

但若垄断学问、兼并田产,那便是病根所在。”

“说得对。”

“士族不该被否定。”

“错的是垄断与兼并。”

庞统眼神渐渐清明,迈步向前走去。

“是啊。”

荀缉抱着书回到家中。

“缉儿。”

荀攸皱眉唤道:“可是去仲景先生那里了?”

“父亲。”

荀缉恭敬行礼:“今日已在学府见过仲景先生。

另外,礼部新发了一部书,名叫《大蜻显学》。”

“哦?”

荀攸微微一怔。

荀缉继续说道:“此书乃政南将军亲撰,数日后还将在学府亲自讲授,无论官吏还是学子,皆可前往聆听。”

“《大蜻显学》?”

荀攸眼中浮起层层疑虑。

“父亲。”

“这书……非同寻常。”

荀缉翻开书页,低声说道:“书中讲了许多事——王朝如何立基,士族如何盘踞利益,江东在大蜻治下为何安稳,为何要分田地、兴学堂,法与儒各自的作用何在……句句直指根本!”

“唰——”

荀攸猛地站起,脸色骤变,如遭雷击。

“夫君!”

“父亲!”

阿鹜与荀缉齐声惊呼。

荀攸一把夺过书籍,急速翻阅,面色阴沉如铁:“王政南这不是着述,这是在向天下宣告:江东才是乱世中的净土!他这是蛊惑民心!”

“父亲……”

荀缉望着空荡的双手,声音低沉而复杂:“政南将军并未蛊惑百姓。

书中只是道出了士族压榨黎民的缘由,也解释了大蜻为何以六部统御天下。”

“缉儿。”

荀攸紧攥书册,咬牙道:“你可知,王政南是要废黜儒术?”

“什么?”

阿鹜失声尖叫。

自大汉以来,儒学独尊,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竟有人要弃儒于野,岂非与整个士林为敌?

“父亲。”

荀缉缓缓抬头,语气坚定:“书中说得很清楚——儒是修心之学,可养德性,却难以理政;律法则如经络,能导民、治民。

公输之技可利百姓,强军旅;医道立规,一药可救千病之人!这才是治世之道。”

“孽子!”

荀攸怒喝:“你可是荀卿后人!”

荀缉昂然回应:“先祖门下,李斯、韩非,皆为法家宗师!”

“你……你!”

荀攸气得浑身颤抖。

“父亲。”

荀缉深吸一口气,俯身行礼,头却不曾低下:“您从未以一个江东平民的眼光去看过大蜻。

您所思所虑,皆系于荀氏一门之利。

若以此心仕于大蜻,既辜负其坦诚相待,也不配享主客司这份不设防的信任。”

“缉儿……”

阿鹜眼中满是惊惶。

“你说为父不配?”

荀攸声音发颤,心口如被重锤击打。

大蜻不设防——那是敬重,更是王炅真心留人的诚意。

“不配。”

荀缉转身推开府门,指向街上熙来攘往的百姓,字字如钉:“您看,大蜻治下,百姓安居,商旅通达,城中不再宵禁,街头不见饿殍,更无易子而食的惨剧。

而长安呢?父亲,您忘了吗?”

“那又如何?”荀攸攥拳嘶吼。

“父亲。”

荀缉再次拱手,目光执拗:“您身怀才学,自入江东,便受大蜻礼遇。

所谓‘大蜻显学’,不过是在讲述这片土地的真实模样。

若您不认同此书,便是不认大蜻。

那么,我们还有资格住在这主客司赐予的宅院之中吗?”

“不认大蜻?”

一声洪亮质问自门外传来。

街上的行人纷纷驻足,望向府邸。

他们眼神各异——有不解,有愤懑,有冷漠,亦有轻蔑。

但因知此处居者皆为大蜻礼遇之宾,众人终究未出言。

“父亲。”

荀缉抬手指向门外攒动的人影,声音微颤却有力:“您看到了吗?士族逐利,从不顾百姓死活!这天下,不只是士族与皇室的天下,更是亿万黎庶的天下!当饥荒临头,易子而食的悲剧落到我们头上时,您还能端坐高堂,自称圣贤之后,冷眼旁观吗?”

他脸色苍白,指尖仍在微微发抖。

大蜻显学——

不是空谈的学问,而是江东活生生的现实。

那是王炅亲手写下的治国实录,是刻进年轻学子心中的信念烙印。

这本书直言不讳:工为脊梁,农为血脉,儒为表皮,法为筋脉,医为良方,术算为利器——这便是大蜻治下的江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