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 第74章 无须多言

第74章 无须多言(2/2)

目录

吕绮玲抬眼直视,语气凝重,“眼下司空曹孟德坐拥兖州,兼并豫州数郡,兵锋直指淮南,又借刘玄德牵制徐州,局势紧迫,不知将军对此有何见解?”

“呵。”

王炅抽出腰间青缸剑,轻抚剑身,微笑道:“征讨淮南时,我曾在淮水畔与曹孟德刀剑为礼,罢战休兵。

此剑‘青缸’,乃他随身佩剑,赠我为信。”

吕绮玲心头一紧,忍不住道:“乱世争雄,将军竟如此轻信?”

“轻信?”

王炅莞尔,继而失笑。

两旁文武亦忍俊不禁。

他们以最高礼节接待来使,只为不失大国体统。

可大蜻既已与司空府息兵罢战,何须再与徐州结盟对抗曹操?

“将军!”

吕绮玲面色微变。

“不必多言。”

王炅摆手止住她的话,“吕姑娘,温侯骁勇,你亦英气逼人。

但天下大势,岂在一勇?大蜻与司空休兵,乃因势所趋。

若贸然与徐州联盟,反破平衡,届时不仅曹操压境,荆州亦将趁势而来。

你可明白我今日处境?”

“明白了。”

吕绮玲低头应声,语气黯然。

显然,大蜻并无徐州那般险要地利,步步皆需权衡。

若仓促结盟,将陷入兖州与荆州两面夹击的险境,后果不堪设想。

“二位。”

王炅略作思索,缓缓开口:“今日罢战息兵,实乃大势所趋。

而大蜻自有立身之本,从不轻言结盟。

但若温侯有意南下江东,我等必以诚相待,门户常开。”

“政南将军!”

高顺脸色骤然一沉。

大蜻为一方诸侯,吕布亦是割据之主。

王炅此言,岂非暗示吕布需归附于大蜻之下?

“高将军。”

王炅举杯浅饮,神色从容:“你们来意,我们心知肚明。

此话只需原样带回,温侯与陈公台自会明白其中分量。”

“……遵命。”

高顺强压怒意,拱手领命。

一场谈判,

在不动声色中悄然破裂。

高顺携吕绮玲告辞离去,由顾雍亲送至府外。

此次会面虽未达成合作,却也并非全无余地——既申明大蜻绝不缔结同盟的立场,也为吕布和陈宫留下了一条败退之后的生路。

“主公。”

诸葛瑾低声问道:“您以为,吕奉先终究难逃曹操之手?”

“必败无疑。”

王炅遥望许昌方向,语气笃定:“只待曹孟德攻下宛城,必转锋东向,直指徐州。

至于吕布是死战到底、束手归降,还是渡江投奔我们,全在他一念之间。”

“属下明白了。”

诸葛瑾肃然应诺。

王炅抚着下颌,沉声道:“子扬,立即编撰最新一期《大蜻辑报》,重点提及徐州使节来访,却被拒于盟约之外。

尽快刊印,通过商会遍及各州郡。”

“谨遵军令。”

刘晔躬身领命。

他又转向荀攸:“公达,此事由你执笔撰写,并署上姓名。

毕竟你是军议司的军谘祭酒,文章出自你手,才更具公信。”

……

“属下领命。”

荀攸拱手应下。

“诸事已定。”

王炅迈步朝后院走去,朗声道:“军议司务必早日拟出经略交州的方略,争取年前完成议事定策。”

“喏!”

众文武齐声应命。

眼下,大蜻已与司空府停战。

且与荆州关系微妙,局势难测。

若要谋求发展,唯有将目光投向交州。

否则迟早会被群雄甩在身后——这是生存所需,更是扩张之机。

数日之后。

第二期《大蜻辑报》正式发行。

借助大蜻商会的网络,这份刊物迅速传遍各地。

江东、淮南、庐江百姓这才得知:原来徐州竟曾遣使前来,试图联结大蜻,却被婉言谢绝。

七月中旬。

消息抵达许昌。

司空府案前,摆着前后两期《大蜻辑报》。

“诸君。”

曹操翻阅片刻,笑道:“这《大蜻辑报》,连同所谓‘大蜻显学’,不过都是王政南搅动风云的工具罢了。”

“正是如此。”

众人纷纷附和。

荀彧细读内容,眉头微皱:“第二期刊载明言,徐州意图结盟,遭拒;更直言兖州形势,断言我们将再度出兵宛城!”

“荀公达?”

程昱看到文末署名,微微一怔。

“正是他。”

郭嘉捻须苦笑:“这份刊物不仅讲述大蜻治政之善,更分析天下走势。

首期刊文出自王政南亲笔,这一篇却是军议司军谘祭酒荀公达所撰。

民间信之甚笃,如今已有不少人在街头议论我军上次征宛之事了。”

“厉害手段。”

程昱眼神阴冷。

这《大蜻辑报》,一面宣扬其仁政,笼络民心;一面暗布舆论,动摇四方人心,实为无形之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