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灯下制木剑(2/2)
林墨点点头,调整了姿势,重新刻起来。这次他放慢了速度,每刻一笔都仔细对照图纸,直到刻完第一道云纹,才松了口气。“道长,您看这次怎么样?”
陈道长凑过去看,点了点头:“不错,有进步。继续刻,我去煮点茶水,你们累了就歇会儿。”
天快亮时,林墨终于刻完了第五把桃木剑的“镇邪纹”。他放下刻刀,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抬头看向李仲——他还在刻最后一道雷纹,眉头皱得紧紧的,鼻尖上满是汗水。“要不要歇会儿?我煮了茶水,喝点再刻。”林墨递过陶碗。
李仲接过碗,一口气喝了大半:“不了,再坚持会儿,刻完这把就能把剑形都弄完了。你看,这雷纹我刻了三遍才刻好,总算像那么回事了。”他举起桃木剑,油灯的光映在刻好的纹路上,凹凸不平的纹路里像是藏着微光。
林墨笑了笑,拿起烧红的铁针:“我先把剑刃上的凹槽烙出来,陈道长说,凹槽里要涂朱砂,能增强阳气。你刻完这把,也赶紧烙,咱们争取中午前把这些都弄完,下午涂朱砂、贴符纸。”
铁针烧得通红,接触到桃木剑刃时,发出“滋滋”的声响,还冒出淡淡的白烟,带着一股焦糊的木香。林墨小心翼翼地在剑刃两侧各烙出三道凹槽,每道凹槽都要和剑刃平行,不能歪——这些凹槽是用来储存朱砂的,歪了朱砂就会流出来,没了效果。
烙到第三把时,林墨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了铁针,烫得他赶紧缩回手,指尖瞬间红了一片。“没事吧?”李仲连忙凑过来,拿起他的手看了看,“都烫红了,快用冷水冲一下!”
林墨摇摇头:“没事,小伤,不碍事。”他继续拿起铁针,只是动作慢了些,眼神却更专注了——这点小伤,和月圆夜的危险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二十把桃木剑的剑形终于都弄完了,整齐地摆放在木桌上。每把剑都刻着“镇邪纹”,剑刃上烙着凹槽,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木色光泽。林墨和李仲坐在木凳上,看着这些桃木剑,脸上满是疲惫,却也带着欣慰的笑容。
“总算弄完了。”李仲伸了个懒腰,声音里满是倦意,“我得回家睡会儿,中午再来涂朱砂。你也歇会儿,别熬坏了身子。”
林墨点点头,看着李仲离开,又转身把桃木剑搬到阳光下晾晒——陈道长说过,阳光能增强桃木的阳气,晒过之后涂朱砂,效果会更好。他把剑整齐地摆放在土地庙的院子里,阳光照在剑身上,刻好的“镇邪纹”格外清晰,像是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刚摆好剑,林阿公提着一个布包走进来,里面装着几个白面馒头:“墨娃子,一夜没睡吧?快吃点馒头,垫垫肚子。我刚才去看了三阳阵,雄黄粉撒得够多,艾草也捆好了,就等你们的桃木剑了。”
林墨接过馒头,咬了一口,温热的馒头混着麦香,瞬间驱散了不少疲惫:“谢谢您,阿公。我们中午就能涂完朱砂,下午就能把桃木剑分发给大家,肯定赶得上月圆夜。”
“好,好。”林阿公看着院子里的桃木剑,眼神里满是欣慰,“有这些剑,再加上陈道长的至阳法器,咱们肯定能打赢黑僵。你们年轻人辛苦了,快歇会儿,别累坏了。”
林墨点点头,靠在墙角的木凳上,闭上眼睛——他只打算眯一会儿,中午还要涂朱砂、贴符纸,还有很多事要做。阳光照在脸上,暖暖的,他仿佛能看到月圆夜时,村民们拿着桃木剑,和黑僵战斗的场景,也仿佛能看到洪溪村平安度过危机后,大家笑着庆祝的样子。
没过多久,村里的汉子们就陆续来到土地庙,有的扛着朱砂,有的拿着符纸,还有的提着热水——大家都知道时间紧迫,主动来帮忙。林墨睁开眼,看到满院子的人,心里暖暖的,他站起身,拿起朱砂碗:“大家辛苦了,咱们现在就开始涂朱砂、贴符纸,争取下午就能把桃木剑分下去!”
“好!”汉子们齐声回答,声音响亮,震得院子里的艾草叶子沙沙作响。阳光下,二十把桃木剑泛着微光,像是二十个沉默的战士,等待着守护洪溪村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