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诸天万界:从僵约洪溪村开始 > 第61章 不速之客

第61章 不速之客(1/2)

目录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后山密林,林墨踏着湿漉漉的落叶,循着若有似无的炊烟,在林间艰难穿行。昨日击退日军突袭后,他心中的紧迫感丝毫未减——日军主力虽暂退,但其对洪溪村的觊觎从未停止,黑风岭的防线虽经加固,却仍有多处疏漏。想起村长提及的后山隐居高人,他便决意再次进山寻访,若能得高人指点,或许能为村子筑起一道更坚固的屏障。

穿过一片枝桠交错的灌木丛,前方雾气忽然稀薄,一间简陋的木屋依山而建,屋顶的烟囱正冒着缕缕青烟,在晨雾中蜿蜒升腾,与周围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透着几分与世隔绝的静谧。林墨心中一喜,脚步不由得放缓,刚要上前,“吱呀”一声轻响,木屋的木门竟从内缓缓开启。

一道清瘦却挺拔的身影立在门口,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腰间系着一根灰褐色麻绳,须发已染霜白,却梳理得整齐利落,用一根素木簪束在脑后。他身形不算高大,却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仿佛与这山林融为一体。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深邃如寒潭,锐利似鹰隼,此刻正紧紧锁着林墨,带着毫不掩饰的警惕,仿佛在审视闯入领地的陌生人。

“外来人,此地乃老夫隐居之所,非你该踏足之地。”男子声音低沉沙哑,像是被山间的寒风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手中握着的柴刀不自觉地紧了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刀刃上还沾着新鲜的木屑,显然方才正在劈柴。

林墨心中一凛,立刻停下脚步,双手微微抬起,掌心朝前,以示并无恶意,对着男子恭敬地躬身行礼:“前辈息怒,晚辈林墨,乃山下洪溪村村民。因日军入侵,村子危在旦夕,听闻后山隐居着一位精通兵法与地形的高人,特来恳请前辈出山,指点我们守护家园,绝无半分冒犯之意。”

男子闻言,眼神中的警惕并未消减,反而多了几分审视。他上下打量着林墨,见其身着粗布短打,裤脚沾着泥点,脸颊还有未愈的细小划痕,显然是历经奔波,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短刀,神色虽带着疲惫,眼底却透着恳切与坚定,不似奸猾之辈。沉默片刻,他才缓缓开口:“洪溪村?日军犯境之事,老夫略有耳闻。但老夫早已不问世事,隐居于此多年,你的请求,老夫不能应允。”

“前辈!”林墨急声道,向前迈了一小步,却见男子手中的柴刀微微一扬,锋芒隐现,他立刻止步,语气愈发诚恳,“前辈,洪溪村有数百村民,老弱妇孺占了大半,若日军再次来袭,村子必将生灵涂炭。晚辈知道前辈不愿沾染俗世纷争,可家国大义在前,百姓安危在侧,怎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前辈身怀绝技,若能出手相助,便是挽救了一村人的性命啊!”

男子握着柴刀的手微微松动,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有动容,却很快又被淡漠覆盖。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老夫年轻时也曾驰骋沙场,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早已厌倦了纷争。如今只想在此与山林为伴,安度残年,还请你速速离去,莫要再扰了这里的清静。”

林墨知道男子心意难改,却不愿就此放弃。他再次躬身,态度愈发恭敬:“前辈,晚辈知晓此行唐突,也明白说服前辈不易。但为了村子里的百姓,晚辈愿留在此地,为前辈劈柴挑水、端茶送水,只求前辈能再考虑考虑,给洪溪村一个机会!”

男子看着林墨眼中的执着,脸上的淡漠渐渐化开些许。他沉默良久,最终缓缓侧身,让出了门口的位置:“罢了,你这后生倒有几分韧性。既然如此,便先随老夫进来吧。至于是否相助,容老夫再思量。”

林墨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前辈!晚辈感激不尽!”

跟着男子走进木屋,一股淡淡的草药香与松木燃烧的暖意扑面而来。屋内陈设极简,一张老旧的木桌摆在中央,桌上放着一套粗瓷茶具,边缘虽有磕碰,却擦拭得干干净净;墙角堆着几摞泛黄的书籍,旁边是一个简易的药架,上面整齐摆放着各种草药;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兽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后山的山川沟壑,线条清晰,标注详尽,显然是男子多年探索的成果。

男子走到木桌旁坐下,提起桌上的陶壶,给林墨倒了一杯茶水:“尝尝吧,这是后山的野山茶,用山泉水冲泡,虽不比名茶,却也能解乏。”

林墨双手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茶水入口微涩,细细品味,却有一股清甜在舌尖散开,回甘悠长,连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几分。他放下茶杯,再次开口:“前辈,不知您高姓大名?”

“老夫姓周,单名一个‘砚’字。”男子淡淡回应,目光落在林墨身上,“你方才说日军入侵,具体情形如何?”

林墨不敢怠慢,将日军的兵力部署、进攻路线,以及洪溪村目前的防御情况一五一十地详细说明,连黑风岭防线的几处薄弱点也一并道出。周砚听得极为认真,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神中渐渐露出一丝赞许。

“如此看来,日军来势汹汹,你们的防御确实疏漏不少。”周砚沉吟片刻,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落在地图上的一处山谷标记,“你看这里,迷雾谷,雾气常年不散,本是伏击的绝佳之地,你们却只设了简单陷阱,未能借雾气隐蔽,一旦日军探查,很容易暴露;还有这里,断龙崖,崖边虽陡,却有一处缓坡可攀,你们未加防备,若日军从此处偷袭,防线必破;一线天山路狭窄,易守难攻,可你们忽略了两侧石壁的承重,若日军用火炮轰击,碎石滚落反而会堵塞你们的退路。”

林墨听得冷汗直冒,他此前只想着利用地形优势,却从未考虑过这些细节漏洞。“前辈,那该如何弥补这些破绽?还请您指点!”

周砚转过身,眼神中带着几分期许:“防御之道,重在顺势而为,查漏补缺。迷雾谷可在谷中种植迷迭、艾草等易生烟的植物,再设烟雾装置,即便雾气散去,也能人为造烟,迷惑敌军;断龙崖的缓坡处,可挖掘深沟,埋设尖刺,再用藤蔓杂草伪装,日军一旦踏入,必难脱身;一线天两侧石壁,可开凿隐蔽洞穴,派乡勇驻守,既能观察敌情,又能在炮击时藏身,同时可从洞穴投掷滚石与硫磺弹,增强防御。”

林墨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快速在心中记下,越听越觉得豁然开朗,此前心中的困惑一扫而空。他对着周砚深深鞠躬:“多谢前辈指点!有了您的法子,我们定能完善防线,守住村子!”

周砚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意:“你天资尚可,领悟力也强。但你要记住,防线再坚固,也需人心凝聚。只要村民们团结一心,上下齐心,即便面对强敌,也能坚守到底。”

林墨重重点头:“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