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13章 罗锅子(三)

第13章 罗锅子(三)(1/2)

目录

一九三五年的丝绸之路,风沙裹挟着时代的萧瑟,昔日驼铃商队的喧嚣仿佛被黄沙掩埋,只留下曲家老宅在夕阳下拉长的、孤寂的影子。

曲老爷子枯坐在太师椅上,指尖无意识的摩挲着冰凉的紫檀扶手,那上面细密的纹理,如同他此刻心中纵横交错的悔恨与绝望,深深勒进皮肉。

在市场大环境下屡屡受挫,世代相传的家族丝绸生意,难道要在自己手中一蹶不振了吗?

在债主的威逼下,他答应高家的提亲,把最心爱的小女儿曲桂娥卖给本屯罗锅子高殿广。曲老爷子看着女儿哭红的双眼,心中如刀绞一般。

曲桂娥的泪水无声滑落,砸在青砖地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像一朵迅速枯萎、无人问津的花。

曲老爷子躲在屋子里,想着宝贝女儿从小就像一朵娇嫩的花,在自己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人,本该有更好的归宿。

如今却因为家族的衰败而被迫委身于一个罗锅子。他恨自己无能,这种悲哀如同阴霾般笼罩着他,让他沉浸在无尽的悔恨之中。

她强忍悲痛,将儿女们唤到身边。曲万河和曲万生兄弟二人向父亲保证会把家族生意维持下去,争取早日扭转乾坤。曲桂娥跪在父亲身边泪如雨下。

曲老爷子感到身体一下子被抽空了,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

他握着曲桂娥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闺女,别怪爹……”

话音未落,手臂重重垂下。

孙氏看到这一幕,只觉天旋地转:“他爹呀,你就这么走了,撂下这一大摊子,可让我怎么活呀?”

她在丈夫灵前哭得几乎背过气去,瘦削的肩膀剧烈地耸动着,仿佛要将五脏六腑的悲痛都呕出来。良久,她才用袖子狠狠抹去脸上的泪痕,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狠劲。

她缓缓站起身子,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她先是安抚孩子,“你们莫要过于哀伤,如今家中虽遭遇大变故,但只要咱们齐心,定能度过难关。”

第二天,孙氏便召集家中伙计重新安排工作。命管家齐顺开始着手重新盘点家中财物,将剩余的绸缎仔细整理,按照颜色和质地分类。

接着孙氏站在众人面前,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各位,咱曲家现在虽是风雨飘摇,但并非毫无希望。咱剩下的绸缎都是精品,咱们得想法儿把它们卖出去。

“老大老三,你们跟以前的老主顾联系,就说咱曲家虽然老爷不在了,但信誉还在,这批货质量更是上乘。”

曲万河和曲万生认真地点着头。

“桂娥,你心灵手巧,带着女眷们把绸缎做成手帕、香囊之类的小物件,拿到集市上去卖,精致的小玩意儿总是吸引人的。”

曲桂娥应下来6,大嫂钱丽和三嫂林淑芹都表示听从安排。

“齐顺,你在曲家呆得最久,以后老爷子的库房你负责经管,账目整理好交给老大。”

老管家齐顺点头称是:“感谢老夫人信任,定会尽心尽力。”

“还有咱家的伙计们,你们都是跟曲家多年的老人,都是老爷子的心腹,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些,多织些新样式的绸缎。”伙计们齐声说好。

“现在要节省开支,每一文钱都要用在刀刃上。熬过这段日子,以后不会亏待大家。我知道这很难,咱们只能背水一战。只要咱们心齐,老天都会眷顾我们,定能让曲家重振往日风光!”

孙氏召集伙计寻化那日,天光晦暗,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绸缎泛着沉郁的、旧日辉煌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儿和蚕丝的微腥。

孙氏的话掷地有声,众人听了都充满干劲,想不到平时默默无闻的孙氏,办起事来雷厉风行。

老管家齐顺闻言深深一揖到底,花白的头颅几乎触到地面,再抬起时,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忠诚:“夫人放心,老夫这把骨头定与曲家共沉浮。”

曲桂娥听着母亲有条不紊的安排,指甲冰凉,那“心灵手巧”的称赞,此刻听来像一把钝刀,缓缓地切割着他对未来的最后一丝幻想。

孙氏结束会议后,单独给子女们开会:“万生,你熟悉市场,负责寻找新的客源。”曲万生点头称是。

“万河,你踏实稳重,负责监督工坊生产,并亲自掌管账目。”曲万河心情沉重地答应。

接着孙氏千叮咛万嘱咐,让曲万河挑起大梁,往后曲家的日子全靠他。

曲家兄妹九个,前面提到老大曲万河和老三曲万生,曲桂娥是老九,老二曲万福因为跟家庭闹点矛盾,两年前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家,与家人断绝来往。听说到隔壁岛上生活。

老四三岁就夭折了。其余的都是女孩,先后都出嫁,剩下小老九曲桂娥,那年,他十九岁。在那个年代,女娃子十四五岁就出嫁了,有的甚至更早。

当时的古老观念是,女娃子早晚要嫁出去,留在家里只能做点杂七杂八的活,顶不起梁柱子。三四岁就当童养媳被送到婆家的大有人在。

有钱人家早早把儿媳妇娶进家门,一个是可以干点零活,还有一点是早点调教,所谓“娶媳妇随家门”就是这个道理,免得长大了不好管制。

曲桂娥看着姐姐们一个个出嫁,在婆家辛苦劳作失去自由,她非常恐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恐婚症”,她不想被人管制。

所以她的婚事一拖再拖,好在曲家家大业大,能养得起。哪曾想如今天塌了。

曲桂娥的姐姐姐夫们听闻小妹的婚事和家中变故,都匆匆赶回娘家来了。

孙氏望着眼前哭泣的儿女们,满心都是无奈与哀伤。她知道儿子们虽有决心,可重振家业谈何容易。

而可怜的女儿桂娥,即将走向昏暗莫测的婚姻,那将是怎样的日子?往后余生,让宝贝女儿怎样度过?这苦日子还有尽头吗?

孙氏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周围都是绝望的气息。但是在儿女们面前,她必须坚强,她不能倒。

良久,她缓缓起身,眼神空洞却透着一股坚定。她轻轻拍了拍曲桂娥的肩膀,说道:“孩子,咱们得活下去,哪怕只为了你爹的遗愿。”

曲桂娥的姐姐们得知小妹就要嫁给一个罗锅子,心里非常难受,她们都七嘴八舌地劝曲桂娥想开点。

大姐曲桂香先开了口:“小妹啊,姐知道你心里委屈。可这世事难料,既然已经如此,咱就得往好处想。

“那罗锅子虽说身体残疾,但心地善良,你就当是为了咱曲家,忍一时风平浪静。姐当年刚嫁到夫家也不习惯,慢慢也就好了。”

二姐曲桂敏接着说:“是啊,妹子。咱女人这辈子,大多都是这么过来的。你看姐,不也是咬着牙才有了现在的安稳。你去了他家,要是受了委屈,就回娘家来,咱姐妹们给你撑腰。”

三姐曲桂爽拉着曲桂娥的手:“妹啊,你一向聪明伶俐,不管在哪都能过得好。那罗锅子肯定也知道你是下嫁给他,定会好好待你的。你就别太伤心了,日子总要过下去的。”

四姐曲桂芝抹着眼角的泪:“小妹,姐心疼你。可咱没别的法子,你就权当是命中的一道坎儿,跨过去就好了。你去了那边,好好过日子,说不定还能改变那罗锅子呢。”

曲桂娥听着姐姐们的话,都是劝她服从命运安排,没有一个人支持她造反。本来,她还想着如果哪个姐姐能收留她,她就想逃婚。

姐姐们众口一词,她心中的悲戚稍减,她知道姐姐们也是为她好,自己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

曲桂娥强打起精神,开始按母亲的吩咐做事。可想到即将到来的婚事,她便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随着婚期越来越近,她的压力如山般沉重。

终于,在出嫁前三天,曲桂娥突然晕倒在地。窗外一树晚开的玉兰花正簌簌落下花瓣,洁白的花瓣飘进窗棂,无声地覆盖在她苍白如纸的脸上,更添了几分凄美与脆弱。

一家人慌了神,赶忙将她送往卫生院。卫生院的医生检查后,面色凝重地说:“这姑娘是长期积郁成疾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极度虚弱,需要长期调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