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老狼(四)(2/2)
白色的大理石碑上,刻着“区级文化保护单位”、“北洼遗址,三堂乡遗址”的字样,李建设猛然惊醒:“原来那个传说中的盆地,就是现在的果园?”
几个孩子听到这个结论,都很失望。梁迎春笑着说:“怎么感觉有些失落呀?刚才还说这里是宝地呢。”
大个子说:“我们就是想看看真正的盆地是什么样子。”
小胖墩儿也说:“对呀,果园子我们看得多了,但是我们没看过真正的盆地。”
梁迎春指着果园说:“你们仔细瞅瞅,这个果园子比周围的地势都要矮一些,这里面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又能防风固沙,这就是盆地的基本特征。”
李建设努力回想:“这里就是大洼,也就是盆地的中央,由于这个盆地北面靠海,东面儿,西面儿,南面儿都住着人,所以当地人根据所住的方位不同叫他东洼,西洼,北洼,没有叫南洼的。
“石碑上的北洼,应该是根据三堂乡政府的所在地的位置给它命名的吧。”
孩子们听得认真,但是仍然觉得怅然若失。梁迎春问孩子们:“你们不是想知道当年那个在盆地里面看牛的小牛倌儿的故事吗?你们问一下大李叔叔吧,那个小牛倌儿就是他的母亲。”
孩子们不敢相信梁迎春说的话:“怎么可能呢?原来小牛倌是真人啊。”
“我总感觉从手机里面或者电视里面看到的都是演戏呢,感觉很遥远,不像是真的。”
“我以为是在拍教育片,骗我们小孩子听话呢。”
梁小帅认真地说:“我能替我爸保证,他拍的片子都是真人真事。”
小胖墩儿还是有些失落:“可是我们没看见小牛倌,也没看到盆地。”
梁迎春说:“跟你们说,这个盆地是受国家保护的,这里不仅住过小牛倌和她的牛群,还住过原始部落的人呢。也就是说,这块宝地,有不同时期的人类在这里居住过。”
孩子们听说这里还住过原始部落的人,瞬间来了精神。“真的吗?那这里会不会有原始部落留下的宝藏呀?”
大个子眼睛亮晶晶地问道。李建设笑着说:“说不定还真有,不过这得你们自己去探索了。”
于是,孩子们在果园里仔细搜寻起来,他们翻找着每一处角落,希望能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但是一无所获。
大个子失望地说:“梁叔叔,你说得神乎其神,感觉有点儿遥远。不过,看到小牛倌儿的儿子也不错,大李叔叔,你给我们讲一讲小牛倌儿的故事吧。”
李建设正在琢磨该怎样应付几个孩子,梁迎春神秘兮兮地说:“刚才你们的行为就属于考古,知道为什么你们没有发现东西吗?
“那是因为这个地方已经被考古学家挖过好多次了,所有的宝藏都被挖走了。考古就像拆盲盒,专家团队早就把SSR抽走了,咱们顶多捡个N卡碎片。”
孩子们怅然若失。梁迎春笑着说:“走,我们去一个地方,保准你们不虚此行。”
很快,车子在楼区停下来。几个人下了车,“三堂村民俗馆”的门牌赫然醒目。
梁迎春带几个人走进去,这里是他的兼职工作室,他最近几年把工作重心放在文史研究领域,纯文学的东西搞得他有些迷糊了,他想多挖掘一些真材实料,也就是孩子们口中的宝藏。
刚一进门,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有古老的农具、破旧的纺车、褪色的照片。
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好奇地东瞧瞧西看看。梁迎春当起了讲解员,指着一件蓑衣说:“这是以前人们下雨天干活穿的,能挡雨呢。”
李建设也在一旁补充:“这玩意儿现在叫高定复古风,上次时装周模特穿着走秀,标价五位数呢!”
孩子们围在一个玻璃展柜前,里面是一些古代的钱币和饰品。大个子兴奋地说:“这些会不会就是我们要找的宝藏呀?”
梁迎春笑着解释:“这些都是文物,是历史的宝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些关于当地原始部落的介绍和模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梁迎春的讲解,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在一个新石器时期遗址的展柜前,梁迎春停下来,他指着里面的陈列:“你们看,这里面的宝藏就是考古专家从大洼里面挖出来的。
“你们看着上面的文字记载,这是青铜器时代地层发现的石器,这是刻画纹筒形罐儿、这是贴泥条的筒形罐儿、这是红陶钵残片、这是孤刃石斧……
“这还有压印之字纹陶片,梁小帅惊讶地问:“这些东西都是古人用的?”
李建设说:“当然了,现代人怎么会用这些东西呢?根据这些东西能够考察出它们处在哪个时代,从而推断历史上的系列问题,这也就是考古的意义。”
梁迎春指着旁边的展柜:“你们过来看,这里还有呢。”
梁迎春继续解说:“这里是辽宁省文物研究会协同吉林大学的研究员于1990年正式挖掘的宝藏,这个图片是对大洼的土层结构的详细记载,这里对土层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整个土质结构分四层:耕土层、黄沙土层、黄褐色土、夹蚌壳黑色土。这是非常优质的土层结构。”
梁小帅想了想说:“怪不得小牛倌放牛天天都在大洼里,我们还说天天去一个地方,那草都被牛啃光了,太不真实了,总觉得你们在拍电影呢。”
小胖墩也说:“原来大洼有这么肥沃的土壤,所以大洼的草长得非常茂盛,小牛倌儿在那里放牛,有吃不完的草,我信了。”
大个子也说:“原来什么事情都不能看表面。”
李建设趁机来点爹味:“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活得太肤浅。”
大个子听到“兼听则明”,小声嘀咕道:“这话我游戏师傅也常说,多看小地图,少送人头。”
梁迎春怕孩子们抵触教育,赶紧打断:“看这里还有出土遗物呢:这个是蚌壳三足盘器盖、这个是筒形罐、这个是红烧土块,这还有现代的瓷片儿,铁钉等,这些是陶片儿……。”
小胖墩盯着玻璃柜突然惊呼:“这些陶片裂纹好像我家祖传的青花瓷!上周被我爸失手摔的。”
梁迎春笑了:“你爸摔的也许就是宝物呢,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都是宝物。”
李建设说:“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在大洼这个地方,以部落的形式居住过。”
梁迎春说:“对啊,至于是否有不同时期人类在此活动,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兴旺岛这个地区,曾经有氏族和原始部落在这个地方生活过,以农业为主,兼有渔业和采集种植等。”
李建设说:“兴旺岛真是宝地啊!”
梁迎春不失时机地说:“人杰地灵啊,所以你们老乡中出现那么多人才。”
李建设带着嘲笑的口吻说:“可别提人才了,那几个大人物都进去了。”
梁迎春说:“那是后话了,要怎么说需要研究历史呢,一切都是有历史渊源的。”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沉浸在民俗馆的文化氛围中,久久不能平静。梁小帅总结说:“今天寻宝就像我妈网购,宣传图是青花瓷,收货变成搪瓷缸,差评!”
众人大笑,小胖墩忽然瞅着李建设:“大李叔叔,怎么感觉现在看你有些不一样了呢?”
大个子瞅着小胖墩儿:“我看你也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