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八十三章 珍珠(二)

第八十三章 珍珠(二)(2/2)

目录

曲万生回想起三年前刚开始养殖珍珠时的情景。清晨的海雾还未散尽。万生权已经赤脚踩进浅滩,他弯腰从木筏下的网笼里捞出一只马氏珠母贝,糟糙的手指撬开贝壳,眯眼对着晨光检查,母贝内侧粘着一粒豌豆大小的灰白色珠子,表面凹凸不平。

“又失败了……”他叹了口气,将贝壳扔进脚边儿的木桶。桶里已经有几十只死去的母贝,散发着淡淡的腥臭。

万生权第三次尝试植入珠核的时候,是一九五三年。那时候技术不成熟,失败是常事。但万生权从未放弃,日夜钻研。

为了更好地开发养殖技术,曲万生安排万生权参加培训。万生权在镇上听了学习珍珠养殖技术的讲座,说人工养殖珍珠能让渔民翻身。曲万生一家花了不少银子承包珍珠岛,万生权作为技术负责人,肩负着重要职责。当时的主讲老师他忘了叫什么名字,只记得那个老师刚从日本学习珍珠养殖技术回来,准备把学到的技术传播给国内,大力发展国内的珍珠养殖。渤海湾辽阔的海域,有得天独厚的养殖珍珠的适宜条件。

万生权学得很认真:“母贝需要三年生以上,手术前要用海水静养七日。珠核需用淡水蚌壳打磨,直径不可超过五毫米……”

这些细节,讲座上可没人提过,是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讨好老师,老师才偷偷告诉他的。回来后便开始了一次次的尝试。他和曲万生一起在油灯下准备工具:煮沸消毒的竹签、一堆从复州大河运来的淡水蚌核、一桶过滤的海水。他们一边按住母贝,一边屏住呼吸,将蚌核和一片从健康贝取下的外套膜组织塞进贝体。母贝受惊喷出一股海水,溅在他们的脸上。

失败接踵而至,每一次失败都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但他从未放弃,日夜钻研,不断改进方法。三个月后的一天,万生权在摇晃的竹筏上给母贝做植入手术。浪头把煤油灯打得忽明忽暗,他额头抵着吊在横杆上的《珠贝养殖手册》,用牙咬着手术线。突然竹筏倾斜,一枚刚植入的珠核滚进夹板缝隙,他竟直接剖开自己小腿肚,把沾着血的珠子塞回了母贝体内。这便是血珍珠的诞生。就在这时,台风席卷渤海湾,万生权冲进齐腰深的海水加固木筏,但还是损失了一半母贝。幸存下来的贝中,有一只悄然孕育出泛着淡粉光泽的圆珠。虽只有米粒大,却在阳光下像一滴凝固的樱花露。

珍珠养殖过程中涉及很多细节,珠核的植入有严格的禁忌仪式。万生权总在寅时三刻开工,这是老辈人说的贝开眼时辰。他先用海柳枝将母贝撬开一道缝,趁着贝壳颤抖的瞬间,把用女儿红泡过的淡水蚌核塞进生殖腺。那套银质手术工具在月光下泛青,每用一次就在鲨鱼皮上蹭三下,据说是为了磨掉人味儿。有一次,手下没按照指令做,第二天所有母贝都吐出了带血的珠核。

这些经历让万生权胆战心惊,他知道,珍珠养殖来不得半点马虎,曲万生知道万生权的辛苦,他自己也潜心钻研,把珍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

珍珠和人一样,有它们自己的呼吸频率,曲万生教会渔民把耳朵贴在网笼上听声:健康的母贝每刻钟开合两次,声响像老太太嗑瓜子;孕育上品珠的贝会发出咕咕的水泡音,宛如深井里落进铜钱。最怕听见锯木般的摩擦声,那是贝在自杀,用内脏把珠核磨成粉。

满月夜要在养殖区撒磁石粉,这是从《郑和宝船日志》里扒出的秘方。磁粉随潮水旋转,引得母贝集体朝北开壳。那些吸足月华的珍珠,剖开后能在暗处持续发光十二个时辰,渔民们叫它“龙女泪”。后来发现,其实是磁石粉激发了某种深海发光菌。这种养殖技术叫月光育珠法。

珍珠的死亡有一定的征兆,垂死的母贝会分泌一种粘液,把珍珠染成诡异的紫黑色。有经验的老渔民能闻出来,带着腐梨味的要立即处理,否则会引发连锁死亡。后来走私团伙专门收集这种尸珠,磨粉后混在鸦片里,吸食者会看见满海面漂浮着珍珠组成的人脸。

珠贝有它自己独特的语言。万生权坚持母贝能听懂潮州戏,在养殖区水下挂满特制的铜铃。播放《荔镜记》时,贝的开合频率会与板眼同步,产出的珍珠横切面竟有年轮状花纹。某天铜龄突然集体哑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规模母贝吐珠事件,海底电缆泄露的次声波,早把贝群逼疯了。

退潮后的沙滩上,无数母贝开合着贝壳,像在集体朗诵无声的控诉。想到这些,曲万生心中五味杂陈,对万生权的恨意也消散了许多。他知道,万生权本质并不坏,只是一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曲万生看着万生权,认真地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咱们一起守护这片珍珠养殖区。”

海浪拍打着礁石,仿佛在叹息一个时代的眼泪终将凝成珍珠。万生权眼眶泛红,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咱们一起守护。”

此后,两人更加用心地经营着珍珠养殖区。他们不断改进养殖技术,珍珠的品质越来越好,产量也逐渐提高。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几个月后,又有一群海盗登陆到珍珠岛,这一次,曲万生和万生权早有准备,他们召集了附近的渔民,组成了一支自卫队伍。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恶战似乎一触即发。就在这时,一艘大船驶来,上面下来一群身着制服的人。原来,他们是官府派来协助保护珍珠养殖区的。海盗见势不妙,灰溜溜地逃走了。曲万生和万生权望着远去的海盗,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片珍珠养殖区在大家的守护下,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曲万生在忙着眼前的珍珠时,没有忘记追究大船被烧毁一事。面对鹰钩鼻,他真是又感激又痛恨。当年大船被烧毁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惊动官府,考虑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毕竟老宋在曲家干了好多年,将他交给官府于心不忍。如今得知并非老宋所为,曲万生上报了官府,所以才有了上面官府出手相救的情节。在官府的帮助下,珍珠养殖区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曲万生心里清楚,鹰钩鼻不会善罢甘休。他和万生权开始加强防范,训练渔民们的自卫能力,同时也在寻找彻底解决鹰钩鼻的办法。

一天,曲万生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鹰钩鼻的老巢位置,还提到他背后有更大的势力支持。曲万生和万生权商量后,决定联合官府一同端掉鹰钩鼻的老巢。

他们精心策划了行动。夜晚,趁着月色,曲万生、万生权带领渔民和官府的人悄悄靠近鹰钩鼻的巢穴。一番激烈的战斗后,他们成功抓获了两名海盗,其中一个就是跟万生权接头的神秘人,没有发现鹰钩鼻的踪影。

审讯中,两名海盗交代,鹰钩鼻不是中国人,他是从南洋来的海盗,背后的势力是南洋的一个走私团伙,他们觊觎中国的珍珠资源已久,利用鹰钩鼻来抢夺珍珠。那个神秘人是鹰钩鼻一伙的。曲万生和万生权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将情况告知官府,官府决定增派人手,和他们一起继续追查走私团伙。

在后续的调查中,他们发现走私团伙在沿海有多个据点,而且和一些当地的奸商勾结。曲万生和万生权听闻这个消息,眉头紧锁。一个偷渡而来的人,背后又有更大势力支持,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就在这时,官府的人带来消息,有一艘可疑船只在附近海域徘徊,很可能与鹰钩鼻有关。

目录
返回顶部